昌平学戏曲指南:传统艺术在身边,零基础也能唱出韵味
**昌平学戏曲指南:传统艺术在身边,零基础也能唱出韵味**
提到昌平,很多人会想到十三陵、居庸关,但鲜少有人知道,这里也是戏曲文化生根发芽的沃土。无论是想学京剧、评剧,还是河北梆子,昌平藏着不少“宝藏”去处。今天带大家挖一挖,不用跑市区,家门口就能圆戏曲梦!
---
**一、文化馆里找“角儿”:昌平区文化馆戏曲班**
**地址:昌平区府学路10号**
作为昌平戏曲普及的“大本营”,文化馆每周开设公益戏曲课程,京剧、评剧两门主打。授课老师张慧兰是北京戏曲学院的科班出身,教了二十多年戏,特别擅长带零基础学员。
课程从“吊嗓子”“甩水袖”开始,还会教《贵妃醉酒》《花为媒》等经典选段。文化馆每年组织学员参加“昌平戏曲票友大赛”,不少阿姨爷叔在这里从“跑调选手”逆袭成社区明星。
**报名方式:关注“昌平文化云”公众号,每月1号开放免费名额。**
---
**二、社区里的“戏曲客厅”:回龙观戏曲社**
**地址:回龙观龙跃苑四区活动中心**
谁说年轻人不碰传统艺术?这个由90后戏曲爱好者发起的社团,把京剧玩出了新花样。每周六下午,二十多人聚在活动室,有专业老师指导身段,还能用电子伴奏带练唱。
社团独创“戏曲rap”工作坊,把京剧念白和现代节奏结合,吸引了不少上班族。负责人小林说:“上次改编的《空城计》加电子鼓点,发抖音上了热门!”
**加入方式:微信搜索“回龙观戏韵社”,后台回复“试听”即可。**
---
**三、老戏骨亲授:昌平非遗传承人工作室**
**推荐老师:王振义(河北梆子区级传承人)**
想学原汁原味的河北梆子?70岁的王老爷子在昌平东关开了间工作室。他教的《大登殿》《杜十娘》带着地道燕赵味儿,还收藏着民国时期的戏服供学生体验。
老爷子收徒讲究“三不”:不收速成班、不教假把式、不许半途而废。每周末开课,小班教学,十节课能完整学一段戏。不少家长带孩子来,说是“比学钢琴更有文化味”。
**联系方式:东关老槐树旁红门小院(需提前电话预约138XXXX1234)**
---
**四、高校资源别浪费:中国政法大学戏曲社团**
**地址:昌平府学路27号**
法大的“蓟门曲社”对外开放旁听,京剧昆曲每周三晚开课。法学教授李牧之兼职教老生唱腔,他编的《包公戏里的司法精神》讲座场场爆满。学生们排的《牡丹亭》精简版,把昆曲唱词配上英文字幕,留学生都来围观。
校外人士可在“法大艺教中心”公众号申请临时校园卡,还能蹭学校的戏曲鉴赏公开课。
---
**戏曲小白入门贴士**
1.**装备从简**:初学无需置办行头,一双软底鞋、一条练功带足矣。
2.**吊嗓时间**:公园晨练时对着湖水练声,回龙观体育公园、昌平公园都是好地方。
3.**免费资源**:国家数字文化网有400+部戏曲教学视频,昌平图书馆电子资源库可免费观看。
---
昌平的戏曲土壤,比想象中更丰沃。无论是想修身养性,还是结交票友,这些藏在市井中的戏曲课堂,正等着给传统艺术续上新韵。下次路过文化馆,不妨驻足听听——那咿呀声调里,或许就有你的“人生第一嗓”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