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家长看过来!家门口的少儿戏曲班大搜罗

常州家长看过来!家门口的少儿戏曲班大搜罗

在常州老城厢的青果巷,常能听见稚嫩的童声哼着锡剧《双推磨》的调子。这座浸润着千年文脉的城市,正悄然掀起少儿学戏曲的热潮。想让孩子感受传统艺术魅力?这份走街串巷整理出的戏曲班攻略请收好!

**一、专业院团传艺脉**

常州锡剧院今年首开小梅花少儿培训班,由梅花奖得主陈鹰亲自设计课程。不同于刻板的唱念做打教学,这里采用沉浸式学艺模式:孩子们可以触摸百年戏服的金线刺绣,用戏曲身段玩你比我猜游戏,还能在周末观摩演员们上妆的全过程。家住天宁区的李女士说:孩子现在吃早饭都要摆个云手造型,说这才是'正宗常州味'。地址:钟楼区延陵西路213号,咨询电话:0519-8688XXXX。

**二、文化馆里觅知音**

新北区文化馆的戏曲工坊每周三下午最是热闹。这里独创1+1教学模式:1小时基本功训练搭配1小时创意戏曲工坊。孩子们用超轻黏土捏制戏曲脸谱,把《珍珠塔》唱段改编成rap,最近还在排演环保主题的原创锡剧小品。负责教学的周老师出身梨园世家,总能把枯燥的唱腔化作有趣的故事:教《庵堂相会》时,我们带着孩子去青果巷找老石桥,让他们触摸着真实的古迹开嗓。

**三、少年宫里绽芳华**

市少年宫的少儿戏曲社已有20年历史,堪称常州戏曲小明星的摇篮。课程设置讲究文武兼备:文戏学《玉蜻蜓》《红楼夜审》,武戏练把子功、毯子功。今年特别增设戏曲身韵舞蹈班,把水袖功和流行舞结合,吸引了不少追求个性的孩子。家住湖塘的张先生分享:女儿学了三年,不仅拿下省少儿戏曲大赛金奖,写作文都开始用'莲步轻移''眼波流转'这样的词了。

**四、社区书院藏惊喜**

雕庄街道的凤凰谷书院最近火了——这里的社区戏曲班把课堂搬进了古戏楼。每周六上午,孩子们在飞檐翘角的戏台上练功,下课后还能在非遗集市体验梨膏糖制作。更难得的是开设祖孙同台特别课程,让爷爷奶奶带着孙辈共同学戏。负责人王老师说:有个孩子原本沉迷手游,现在天天缠着爷爷教他耍花枪。

暑期将至,常州博物馆还将推出文物活起来戏曲夏令营,孩子们可以通过明代戏曲砖雕学习身段,在清代戏服复制品上练习穿戴。业内人士提醒:选择培训班要注意查看师资资质,建议先体验试听课,观察教学是否遵循口传心授的传统授艺方式。

从青果巷到现代剧场,从专业院团到社区书院,常州的戏曲传承正以年轻的面孔焕发新生。当稚嫩的童声唱响百年戏韵,我们听到的不仅是艺术的传承,更是一个城市文化基因的生动延续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