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开北门小学戏曲班的红木门

推开北门小学戏曲班的红木门

清晨七点半的北门小学校门口,总能看见几个扎着丸子头的小姑娘踮着脚尖往教学楼张望。她们不是在等早到的玩伴,而是盼着戏曲班那扇漆着朱红木纹的排练室大门早点打开。

**一、晨光里的咿呀声**

每周三的早读时间,戏曲班的孩子都会提前半小时到校。推开那扇带着铜环的红木门,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檀香味。58岁的李凤英老师总爱把压箱底的戏服提前熏香,她说这叫养戏服。孩子们套上改良过的小号蟒袍,跟着老师吊嗓子的模样,活像一群叽叽喳喳的百灵鸟。

**二、藏在戏服里的秘密**

五年级的周小雨悄悄告诉我,她最喜欢水袖课。七尺长的白绸在她手腕上翻飞时,感觉自己像敦煌壁画里的飞天。男生们嘴上说着甩水袖太娘,私下却偷偷用校服袖子练习云手。戏曲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谁能在《三岔口》对打戏里完成连续三个旋子,就能获得李老师特制的梨园勋章。

**三、舞台之外的成长**

去年校庆演出的后台,带着穆桂英头饰的张萌萌突然怯场。李老师没讲大道理,只是往她手心塞了颗话梅糖:当年我在省剧团首演,你猜怎么着?我把凤冠戴反了,台下观众愣是没看出来。现在的萌萌已经能从容地带着学弟学妹走圆场,她说戏台上的碎步比数学题容易多了。

暮色中的校园渐渐安静,那扇红木门轻轻合上时,隐约还能听见里面传来细碎的脚步声。或许明天,又会有新的孩子在走廊探头探脑,犹豫着要不要叩响这扇藏着另一个世界的门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