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盲眼里的光》
《盲眼里的光》
开封城东的祥符豫剧团后台,总能听到一阵特别的脚步声。那是张明礼拄着盲杖探路的节奏,竹杖敲击青砖的笃笃声,和着远处鼓乐班的调弦声,在雕花木窗棂间荡出细密的回响。
十五年前那个雪天,六岁的明礼攥着半块冻硬的馍馍,跟着乞讨的盲父走到朱仙镇戏台前。台上的旦角正唱《花木兰》选段,碎冰似的嗓音劈开寒风,少年突然站成雪人,连馍馍滚进雪窝都没察觉。老班主发现时,孩子的睫毛已结了霜花,手里还攥着片从戏台飘落的红绸。
看不见咋学戏?老琴师王三爷把胡琴横在膝头。明礼摸索着琴弦,突然开口:您拉《大祭桩》第三折,我给您数板眼。三爷的弓子刚抖出个哭腔,少年竟踩着檀板节奏,把黄桂英的十八句哭诉背得分毫不差。原来他日日蜷在戏台角落,把百十出戏文刻进了骨头缝。
学甩水袖那日,明礼在后台摔得满身淤青。师姐偷偷把白绸系在他腕上,牵着他的手在月光下画弧线:手腕要像拂柳,胳膊要像游龙。三年后他在省残疾人汇演登台,当那对五尺长的白绸破空而出时,台下观众竟未察觉演员双目紧闭。
去年重阳节,明礼在东京梦华园连演三场《程婴救孤》。唱到十六年苦楚对谁言时,台侧突然传来声嘶哑的好!。卸妆后班主才告诉他,那个拼命鼓掌的跛脚老汉,正是消失二十年的生父。原来当年父亲为给他治眼疾远走他乡,如今攒够手术费寻来,却见儿子已在戏台上活成了另一番模样。
如今祥符豫剧团每到农闲时节,总见明礼带着几个残疾学徒练功。盲童学走圆场时,他让他们摸着老戏台的花岗岩台基数步子;聋生练身段时,他教他们用脚心感受地板的震动。后台那面百年老镜里,映着残缺的身躯在完成最完美的亮相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