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广禄:金嗓铜喉唱尽人间忠义情

孟广禄:金嗓铜喉唱尽人间忠义情

戏迷们总说:裘派花脸听孟广禄,那叫一个过瘾!这位当代净行大家,用他穿透云霄的嗓音,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铁骨铮铮的忠义形象。每当大幕拉开,他那声如洪钟的唱腔在剧场里激荡,总能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。

一、包公戏里的铁面柔情

《铡美案》里那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,孟广禄唱得字字千钧。唱到驸马爷近前看端详时,他左手捋髯右手点指,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能洞穿人心。最绝的是将状纸压至在某的大堂上这句,他特意在压字上用了炸音,把包公的刚正不阿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在《赤桑镇》中,孟广禄的包公却多了几分人情味。面对嫂娘吴妙贞的哭诉,他唱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时,喉音里带着微微颤抖,眼眶泛红却不落泪,把铁面无私下的亲情挣扎拿捏得恰到好处。

二、袍带戏中的英雄气概

《锁五龙》里单雄信那句号令一声绑帐外,孟广禄处理得别具匠心。他借鉴了裘盛戎先生立音的唱法,在绑字上突然拔高八度,如同利剑出鞘般直冲云霄,把瓦岗英雄的冲天怨气唱得振聋发聩。

《探阴山》里的包公下地府,孟广禄设计了独特的台步。他踩着蹬、蹬、蹬的锣鼓点,蟒袍下摆翻飞如浪,配合着扶大宋锦华夷赤心肝胆的唱词,活脱脱一个穿越阴阳的活包公。

三、现代戏里的艺术突破

在交响京剧《郑和下西洋》中,孟广禄大胆创新。他饰演的郑和既有传统花脸的浑厚,又融入了歌剧式的咏叹。特别是劈波斩浪向天涯这句,用鼻腔共鸣带出金属质感,让西洋管弦乐都成了他声腔的陪衬。

排演《钦差林则徐》时,孟广禄特意到福州考察林公遗迹。他把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气节化入唱腔,那段虎门销烟惊天地的西皮快板,每个字都像炮弹一样砸在观众心上。

孟广禄常说:唱戏不是扯着嗓子喊,得把人物的魂儿唱出来。六十岁的他至今保持着每天吊嗓的习惯,北京胡同里清晨五点传来的啊——咦——声,成了戏迷们最亲切的闹钟。这份对艺术的执着,或许正是他唱腔永远充满生命力的秘诀。走进剧场听一场孟广禄,你会明白什么叫绕梁三日,什么叫戏比天大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