璧山学戏曲指南:这些地方藏着你的戏曲梦!

璧山学戏曲指南:这些地方藏着你的戏曲梦!

谁说学戏曲非得去北京上海?咱们璧山这座小城里,想学川剧、京剧的票友可找对地方了!今天就带大家摸清璧山戏曲学习的门道,保证都是本地人才知道的实在信息。

**一、璧山区文化馆戏曲研习社**

文化馆三楼常年飘着胡琴声,每周三晚上七点准时开锣。这里的川剧培训班由非遗传承人张传芳老师亲自坐镇,老人家教戏有个规矩——来学就要穿布鞋,说是脚底下稳了唱腔才稳。别看张老师七十多了,教起《白蛇传》的水袖功夫,手腕子比年轻人还灵活。培训班分少儿班和成人班,少儿班每月80元,成人班收个茶水费就行。

**二、南门社区百姓剧场**

南门菜市场二楼藏着个百姓剧场,这里可是票友们的秘密基地。每周六下午,退休的刘老师会带着十几个街坊排折子戏。别看场地简陋,灯光一打、锣鼓一敲,《贵妃醉酒》的韵味就出来了。最近他们正在排新编川剧《璧山人家》,讲的是老码头故事,招募群众演员包教包会,感兴趣的可以直接去后台打听。

**三、青杠街道川剧传习所**

坐城乡公交303到青杠老街,青石板路走到头就是传习所。这里保留着最地道的川剧围鼓,七八个老艺人带着徒弟们,三张方桌拼成戏台,一壶老荫茶能唱半天。想学变脸绝活的注意了,王师傅收徒要看嗓子条件,不过基础的帮腔、打锣随时可以来学,逢场天还能跟着戏班去乡下演出。

**四、秀湖公园戏曲角**

每天清晨六点,秀湖九曲桥头准时开嗓。这里的戏曲晨练队可不简单,领头的陈婆婆年轻时是县剧团的当家花旦。老人家教戏有妙招,拿根竹竿量身段,水袖甩不到位要挨戒尺。最近他们在排《秋江》,船公的蓑衣都是自己用棕树叶编的,想学真功夫得起早。

**五、璧山中学梨园社**

别以为戏曲都是中老年人的专利,璧山中学的00后戏迷们玩出了新花样。每周四社团活动时间,音乐教室就会传来流行歌曲混搭川剧高腔的声音。指导老师李梅把《青花瓷》编成了戏歌,学生们穿着汉服唱Rap版的《空城计》,这种新派戏曲教学吸引了上百名学生报名。

学戏曲在璧山从来不是件端着架子的事,菜市场里能练身段,公园湖边可吊嗓子。重要的是那份热乎劲儿,茶余饭后凑一块儿,锣鼓家什一响,整个璧山城都是戏台子。对了,最近听说丁家街道新开了家民营川剧传习基地,下个月有开放日,咱们约着一起去瞧个新鲜?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