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开梨园之门:一位过来人眼中的北京戏曲学校报考实录

推开梨园之门:一位过来人眼中的北京戏曲学校报考实录

每年三月,北京南三环的戏曲学院林荫道上总会飘起阵阵练嗓声。清晨七点,身着练功服的少年们把腿架在石栏上压腿,远处琴房里传来咿咿呀呀的吊嗓声,仿佛整个校园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招生季预热。报考这所戏曲界的黄埔军校,需要的不只是勇气,更需摸透门道。

一、报考前的踩台功课

在报名系统开放前三个月,我就开始蹲守学校官网。招生简章往往在春节后发布,但提前了解往年要求能让准备更充分。去年京剧表演专业要求女生身高不低于160cm,男生170cm,这对身形尚未定型的少年们可是道硬门槛。我的邻居小妹就因为差1.5厘米,硬是每天倒吊单杠半小时,终于赶在初试前达标。

专业选择如同选行当,需要量体裁衣。戏曲学院下设京剧、昆曲、评剧等七大系,各系又细分生旦净末丑。有位河北梆子世家的考生,本打算报考京剧武生,却在导师建议下改报地方剧种系,如今已成为非遗传承人重点培养对象。

二、考场上的唱念做打

初试当天,戏曲学院练功房外排起长龙。带着各地口音的考生们或在默戏,或在整理行头。报名处老师特别提醒:素颜!素颜!戏曲妆容要在三试才亮相。形体考试时,考官会让考生原地转圈、踢腿,这是在观察身体协调性。有位东北考生即兴来了段二人转手绢功,反倒让考官眼前一亮。

专业测试才是重头戏。器乐考生需准备传统曲牌,声乐类要兼顾本嗓和假声。去年有位报考京剧老生的考生,唱到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时破音,却因身段规范被破格录取。表演科主任常说:嗓子能练,身法难改。

三、文化课的过门准备

通过专业测试的考生,还要参加五月的文化统考。戏曲学院文化课分数线约在二本线70%,但千万别小瞧这些分数。去年有位武旦考生专业排名前三,却因英语差2分落榜,今年复读专攻语法才如愿。

志愿填报时要特别注意专业代码。有位山西考生误将戏曲文学当成表演专业填报,直到录取通知书到手才惊觉。现在他笑称这是美丽的误会,反而在编剧领域找到了新天地。

走出考场时,夕阳把朱漆大门染成琥珀色。这里每年迎接上千追梦人,最终留下的不过百余人。但正如老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的:戏曲行当要耐得住寂寞,那些在考场外徘徊的身影,同样是戏曲传承的星火。报考戏曲学院不仅是一场考试,更是叩响传统艺术之门的仪式,门后的世界,永远为真正热爱的人敞开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