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前幕后皆是戏——河南戏曲人的光影人生

台前幕后皆是戏——河南戏曲人的光影人生

手机屏幕里的李双双正甩着水袖唱《朝阳沟》,直播间突然炸开满屏玫瑰,豫剧演员孙玉霞的凤冠在打光灯下闪出细碎金芒。这个在抖音拥有30万粉丝的戏曲主播,此刻正用河南话与网友唠着家常:恁看这水袖有七尺长,甩起来可像咱黄河水?

一、幕布后的云剧场

洛宁县文化馆的排练厅里,38岁的张凤英对着三脚架反复调整机位。她身后的老生演员正在勾脸,油彩顺着皱纹渗进沟壑,在手机镜头里竟显出别样的沧桑美。得把手机举高些,要不拍不到武生的旋子。张凤英念叨着,用红绸子把手机绑在顶灯架上。

这样的土法直播在河南基层剧团已成常态。南阳市曲剧团团长王建国给笔者算过账:一场线下演出最多卖200张票,直播间却能涌进上万人。说话间,他手机震动不停——刚上传的《卷席筒》选段已收获500多个点赞。

二、油彩里的时光密码

在郑州大石桥的胡同深处,75岁的豫剧名角周素珍正在教00后学徒李梦瑶打手眼身法步。老式录音机里飘出略显失真的《花木兰》唱段,周老师突然按住徒弟的肩膀:妮儿,你这一转身得带起风,当年常香玉老师就是这么教我的。

李梦瑶的练功服口袋里装着两样宝贝:奶奶送的牡丹绣花手帕,和贴着卡通贴纸的无线耳麦。每次直播前,她都会用前者擦拭麦克风,仿佛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传承仪式。

三、光影中的非遗新生

开封清明上河园里,沉浸式实景剧《大宋·东京梦华》正在上演。当豫剧唱腔混着电子音效在虹桥畔响起,游客们惊奇地发现,传统戏曲竟能与全息投影完美融合。95后编导陈昊在控制台前紧盯监视器:我们要让戏曲像清明上河图那样'活'过来。

河南卫视《梨园春》的导播间内,执行导演正在调试AR虚拟舞台。突然,监视器里的老生演员与虚拟的黄河背景错位,导播急得冒汗:快把龙门石窟的投影往后推两米!这戏剧性的一幕,恰似传统与现代的微妙博弈。

夜幕降临时,郑州如意湖畔的戏曲快闪活动准时开场。当梆子声穿透霓虹,外卖小哥停下电动车,白领们放下咖啡杯,举着自拍杆的网红们自动围成半圆。这一刻,六百岁的河南戏曲在都市丛林里绽放出奇异的光彩——既古老又年轻,既乡土又时尚,恰似黄河水裹着星光奔流不息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