菠萝:戏曲界里的跨界王,你听过他唱的这几出戏吗?

菠萝:戏曲界里的跨界王,你听过他唱的这几出戏吗?

在闽南梨园戏的戏台上,一位头戴金冠的董永正在上演《槐荫别》,水袖翻飞间突然耍了个川剧变脸的绝活,台下观众先是一愣,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——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演员,正是被戏迷们称作菠萝的戏曲演员林柏良。

**1.梨园戏里长出的菠萝**

林柏良的戏曲之路始于泉州艺校梨园班。每天清晨五点,他就要跟着老师到开元寺前的广场练早功,在晨钟暮鼓中揣摩着十八步科母的细腻程式。但这位年轻人总爱在传统身段里加入街舞的律动,惹得老师又气又笑:你这孩子,真是颗扎手的菠萝!谁也没想到,这个外号后来竟成了他打通戏曲次元壁的通行证。

**2.跨剧种混搭惊艳四座**

2016年福州戏剧节上,菠萝在梨园戏《陈三五娘》中饰演的陈三,突然用京剧韵白念出娘子——,紧接着又转回泉腔唱起因送哥嫂...,这种跨越剧种的即兴发挥让评委们耳目一新。自此,他开始系统研究不同剧种的表演特色:在昆曲《牡丹亭》里融入梨园戏的傀儡步,用高甲戏的丑角技法演绎京剧《时迁偷鸡》,甚至在歌仔戏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中加入南音唱段。

**3.传统与创新的化学反应**

最让戏迷津津乐道的,是他在新编戏《丝路奇缘》中的表演。当阿拉伯商队遇到闽南戏班,菠萝用梨园戏的七步颠模仿骆驼步伐,将南琶弹奏技巧嫁接在中东乌德琴上。这种看似离经叛道的创作,反而让年轻观众发现了传统戏曲的另一种打开方式。老戏迷王伯说:刚开始觉得胡闹,听着听着,倒品出点'古早味冰淇淋'的新奇滋味。

**4.短视频时代的戏曲传灯人**

如今在抖音上搜索菠萝唱戏,能看到他穿着戏服教网友用戏曲发声法唱流行歌,或是用梨园科步演绎广场舞。有次直播时,他突发奇想把《贵妃醉酒》改编成闽南语RAP,直播间瞬间涌入上万观众。面对糟蹋传统的质疑,他笑着回应:当年梅兰芳先生唱《天女散花》,不也是把敦煌壁画变成了戏曲身段吗?

这颗戏曲菠萝正在用他的方式证明:传统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,而是流动的活水。当年轻观众因为他魔性的戏曲disco走进剧场,当外国友人跟着他的跨界创作学起中文戏词,那些穿越千年的戏曲基因,正在新时代的土壤里长出意想不到的枝桠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