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新秀菠萝:让传统戏曲在镜头前绽放新姿

梨园新秀菠萝:让传统戏曲在镜头前绽放新姿

在浙江越剧团的练功房里,一位身形挺拔的年轻演员正在练习甩发功,乌黑的长发随着头部摆动划出优美的弧线。这位被戏迷亲切称为菠萝的90后戏曲演员,正用镜头语言为传统戏曲打开新天地。

一、初露锋芒的戏曲新星

2016年,刚毕业的菠萝接拍首部戏曲微电影《牡丹亭·惊梦》。剧组采用4K超高清设备拍摄,这对戏曲演员的妆容细节提出严苛要求。为呈现杜丽娘三白妆的古典美,化妆师反复调试十几次才找到镜头前最合适的色度比例。拍摄游园惊梦经典桥段时,菠萝在直径2米的圆形轨道上连续旋转36圈,既要保持水袖动作的飘逸,又要精准控制面部表情,这段3分钟的镜头整整拍摄了两天。

该片在B站上线后引发热议,传统戏迷惊叹:这才是戏曲电影该有的质感!年轻观众则留言:原来戏曲可以这么酷!这部作品为菠萝赢得中国戏曲微电影最佳新人奖。

二、跨界融合的创新尝试

2020年与网游《天涯明月刀》的合作让菠萝开启全新领域。为塑造游戏中的唐门女侠角色,他将川剧变脸技法改良创新:在0.8秒内完成3次面具转换,配合游戏特效呈现出千面修罗的震撼效果。动作设计上融合了戏曲把子功与电竞动态,研发团队专门开发了动作捕捉系统,记录下他腾空劈叉时的肌肉线条与衣袂飘动轨迹。

这次合作催生出菠萝式表演体系——用戏曲程式化动作解构虚拟角色。某游戏制作人在采访中感慨:他让我们明白,传统文化不是创新的束缚,而是创意的源泉。

三、扎根传统的先锋实验

去年推出的《武松新传》系列短视频堪称现象级作品。在武松打虎片段中,菠萝设计出醉拳十八跌的程式动作:前空翻接侧滚翻,落地瞬间完成虎形拳变招。为强化视觉冲击,他特制了内置感应器的戏服,配合AR技术使虚拟猛虎与肢体动作实时互动。

这些创新并未背离戏曲本质。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李明启评价:他像水一样包容新技术,却始终保持着戏曲的筋骨。那套醉拳动作,细看处处是传统把子功的变形应用。

从微电影到虚拟现实,菠萝的创作轨迹勾勒出当代戏曲人的突围之路。在杭州大剧院的后台,刚结束全息戏曲演出的菠萝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说:摄像机不是戏曲的敌人,我们要做的,是让程式化表演在镜头前活出新的生命。这位年轻的戏曲传承者,正用最现代的媒介,讲述最古老的艺术灵魂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