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星剧团唱火了哪些戏?这些经典曲目值得单曲循环!
红星剧团唱火了哪些戏?这些经典曲目值得单曲循环!
提起红星剧团,老戏迷们准会一拍大腿:他们那嗓子一亮,那身段一摆,真叫一个地道!这个扎根民间的戏曲团体,总能把老戏唱出新韵味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手机里存着红星剧团的哪几出戏,才不算白听一场戏。
一、百年老腔里的新味道
去年中秋夜,红星剧团在城隍庙唱《锁麟囊》那场戏,愣是把看门的大爷都听落了泪。薛湘灵那句回首繁华如梦渺,团长王玉珍一开腔,台下几个票友的手机直接掉地上——那声音就像陈年老酒坛子突然开了封,醇得能把人醉倒。他们唱的《牡丹亭》更绝,杜丽娘游园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生生把昆曲的水磨调唱出了三分黄梅戏的婉转,年轻人听着都不自觉地跟着哼。
要说创新,他们去年排的新编历史剧《大运河》才叫绝。台上演员甩着水袖跳街舞,二胡拉着布鲁斯音阶,乍听违和,细品却别有滋味。这种老瓶装新酒的尝试,倒让90后观众直呼戏曲还能这么玩。
二、行走的戏曲博物馆
红星剧团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每到一地必学一段当地戏。去年在陕西采风三个月,硬是把碗碗腔《金碗钗》学得原汁原味。主唱李红梅为了练那句哎呀我的郎啊,把秦腔老艺人请到排练场,一字一句抠了整礼拜。现在他们巡演的保留节目单里,光是不同剧种就有十七八种。
记得前年整理老箱底,翻出民国时期的戏本《双官诰》。这出几乎失传的老戏,经过剧团重新打磨,加上了现代舞台的灯光设计。当三娘教子时那束追光打下来,台下观众恍惚间穿越百年。有戏评人说:这不是在演戏,这是在修文物。
三、手机里的戏曲清单
要我说,手机里起码得存着他们这三出戏:《白蛇传·断桥》里小青的剑舞堪称一绝,水袖能甩出剑气;《穆桂英挂帅》中辕门外三声炮那一段,老生唱得中气十足,蓝牙音箱都能震得发颤;还有新编戏《胡同往事》,把北京琴书揉进京剧唱腔,听着就像豆汁配焦圈——地道!
现在年轻人追星看演唱会,咱们戏迷追角儿就靠循环播放。上次我在健身房听着《打龙袍》撸铁,愣是比平时多举了五公斤。要我说,戏曲从来就不是老古董,红星剧团这不正给传统艺术插上WiFi吗?下回剧院开票,您可记得调好闹钟——手慢无!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