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爱县娃想学唱戏?这几个地方家长得知道!

博爱县娃想学唱戏?这几个地方家长得知道!

最近总在文化广场看到穿戏服练功的孩子,水袖翻飞、唱腔清亮,看得人心里直痒痒。不少街坊邻居都来打听:咱博爱县有没有正经教小孩唱戏的地方?您别说,这传统戏曲的热潮真是一年比一年旺,今天就带大家探探路。

**一、校园里的戏曲苗圃**

要说最省心的去处,当属县实验小学的小梨园社团。每周三下午,县豫剧团的退休老艺人李凤娟老师准点带着孩子们练身段。去年校庆时,这群娃娃演的《花木兰》选段,那叫一个虎虎生风,听说还拿了市里的少儿戏曲展演二等奖。其他像中山路小学的非遗传承课、博爱一中的戏曲选修课,也都是文化局重点扶持的项目。

**二、藏在巷子里的民间戏班**

老城隍庙后巷有家不起眼的青砖小院,门口挂着周家戏班的木牌。周老爷子是怀梆戏的第七代传人,带着几个徒弟专门教5-12岁的娃娃。别看地方不大,教功特别扎实——清晨五点练嗓,七点走圆场,八点背戏词,比专业戏校还严格。上个月刚有个小学员被省豫剧院少年班挑走,现在成了街坊们嘴里的小角儿。

**三、文化馆的免费大课堂**

每月第二个周六,县文化馆三楼总是咿咿呀呀好不热闹。这是县里推出的戏曲传承人培养计划,请的都是省里拿过牡丹奖的名角。从化妆勾脸到锣鼓经,孩子们能接触到全套戏曲行当。上周我去看过,十来个孩子跟着老师学《朝阳沟》选段,银环娘那个甩手绢的绝活,练得那叫一个认真。

**四、暑期特别营地**

七月份青天河景区要办山水戏曲夏令营,这个新鲜事已经在家长群里传开了。白天跟着剧团老师在山里吊嗓子练身段,晚上就在瀑布边上搭台唱戏。听说还要教孩子们用太行山的花草自制戏妆颜料,光是听着就让人心动。名额有限,想报名的可得盯紧文旅局公众号。

看着现在孩子们学戏的热乎劲儿,倒想起我们小时候追着草台班子跑二里地的光景。老话说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学戏虽苦,可那份精气神儿,这份文化根儿,不正是咱们博爱娃娃最该传承的宝贝么?哪天您要是路过老戏台,说不定就能瞧见咱县里的小穆桂英正威风凛凛地亮相呢!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