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罗戏曲爱好者必看!这些地方藏着传统艺术的钥匙
【博罗戏曲爱好者必看!这些地方藏着传统艺术的钥匙】
在博罗县老城区街角,每周三傍晚总飘着粤剧《帝女花》的悠扬唱腔。循着声音拐进骑楼后巷,二十多位街坊正跟着老师傅练习水袖功——这是博罗人传承戏曲文化的日常缩影。若您也想触摸这门流淌了六百年的岭南艺术,不妨收藏这份实地探访的戏曲学习指南。
**一、县文化馆的戏曲传承基地**
博罗县文化馆三楼的非遗教室常年开设惠民戏曲班。65岁的黄佩云老师是这里的金字招牌,这位省戏曲家协会会员独创的三步开嗓法,让零基础学员三个月就能登台表演。课程涵盖粤剧身段、客家山歌戏唱腔,每月第一周还特邀惠州戏曲名家开设工作坊。去年结业的家庭主妇李姐,如今已是社区戏曲队的台柱子。
地址:罗阳街道解放中路78号
咨询电话:0752-62××××88(建议提前两周预约)
**二、校园里的小梅花摇篮**
博罗华侨中学的戏曲社团近年屡获省级奖项,这里采用戏曲进校园特色教学模式。每周二下午,身着练功服的学生在风雨操场练习毯子功的场景已成校园一景。更难得的是,该校与广东粤剧院建立合作,优秀学员可获推荐参加省级戏曲夏令营。
**三、民间曲社:在榕树下学戏**
罗浮山脚下的澜石村藏着个榕韵曲社,76岁的陈伯昌带着祖传的戏箱义务教学。这个由旧祠堂改造的曲社保留着最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,木鱼、扬琴、椰胡等乐器可供学员实操。每逢节气,曲社会组织学员到罗浮山景区进行沉浸式演出,穿戏服登古戏台的体验让不少年轻人直呼穿越。
**四、暑期特别通道**
每年7-8月,县图书馆联合本地剧团推出戏曲少年班,面向8-15岁青少年教授戏曲基本功。课程结业时会在文化广场举办汇报演出,去年表演的《荔枝颂》新编版还登上了惠州电视台。
特别提醒:博园社区每月最后一个周六举办的戏曲茶座是免费观摩的好机会。带上身份证在门岗登记,就能近距离观看专业演员的彩排,运气好的话还能得到即兴指导。
行走在博罗的大街小巷,你会发现戏曲从未远离这片土地。无论是文化馆的系统教学,还是村头榕树下的即兴弹唱,总有一处能让您找到与传统戏曲的共鸣。下次路过老街戏台时,或许您已能跟着锣鼓点哼唱几句地道的粤韵清音。
(本文信息采集于2024年6月,具体课程安排请以各机构最新公告为准)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