园洲家长必藏!这几个地方能让孩子爱上传统戏曲
【园洲家长必藏!这几个地方能让孩子爱上传统戏曲】
妈妈,我想学电视里那个甩水袖的动作!在园洲实验小学门口,刚看完粤剧进校园演出的朵朵拽着母亲的手不放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园洲家长发现,孩子们对戏曲的兴趣超乎想象。今天我们就实地探访几个本地宝藏场所,带您解锁传统艺术的亲子新玩法。
一、藏在老巷子里的少儿曲艺社
沿着园洲人民路拐进三巷,青砖墙上手绘的戏曲脸谱墙画格外醒目。这家由粤剧名伶陈凤英创办的少儿曲艺社,每周六上午都会传出稚嫩的唱腔。8岁的乐乐正跟着老师练习《帝女花》选段,这里的老师会用动画讲解戏词,我们还要自己设计脸谱呢!负责人透露,他们特别设置了亲子体验课,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学唱经典片段。
二、社区文化站的戏曲工坊
园洲文化中心每月第三个周末推出的非遗体验项目已成网红打卡点。上周末的皮影戏工作坊里,二十多个家庭正忙着裁剪牛皮人偶。没想到孩子看完木偶戏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,回家能用纸箱自编自演。家长李女士展示着手机里孩子自制的简易戏台。工作人员透露,暑假将增设少儿粤剧身段体验课,现已开放预约。
三、沙河边的露天戏台
傍晚的沙河公园总能看到有趣一幕:榕树下的露天戏台前,既有摇着蒲扇的老人,也有捧着奶茶的年轻人。每周五晚的童声粤韵专场,由本地戏曲学校小学员担纲演出。孩子看完演出追着问什么时候有少儿培训班。正带着女儿观看演出的张先生说道。园洲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,今年计划在公园增设互动体验区,让小朋友可以即兴参与伴奏。
四、校园里的戏曲社团
园洲第二小学的课后服务课程表上,翎子功体验课总是最先报满。五年级的浩浩得意地展示他收藏的戏曲头饰:老师说我这学期能学《穆桂英挂帅》的靠旗技巧了!该校音乐老师透露,他们正与惠州粤剧院合作开发儿童戏曲教材,把基本功训练融入游戏环节。
穿梭在园洲的大街小巷,我们发现传统戏曲正以充满童趣的方式焕发新生。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唱起落花满天蔽月光,那些曾经觉得戏曲老土的家长,此刻都举着手机笑得合不拢嘴。或许这就是文化传承最美的模样——在童声雅韵中,完成跨越时空的对话。
(温馨提示:园洲文旅公众号每月更新戏曲活动日历,家长可关注获取最新资讯)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