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轩:直播间里唱念做打的戏曲守夜人
博文轩:直播间里唱念做打的戏曲守夜人
各位老铁,今儿咱们玩点新鲜的!镜头前的博文轩抖开一柄素白折扇,京胡声起时忽然收声敛目,再抬眼已是《牡丹亭》里情窦初开的杜丽娘。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炸开锅,新来的观众看着这个穿潮牌卫衣的90后小伙,怎么也没想到他能把四百年前的闺门旦演得如此活色生香。
**一、梨园世家的叛逆传承**
生在豫剧世家的博文轩,打小在剧团幕布里摸爬滚打。爷爷是梆子戏名角儿,父亲执掌剧团文武场,偏他十五岁那年迷上了昆曲《夜奔》。林冲雪夜上梁山那段,听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。他偷摸用压岁钱买了张去苏州的站票,在沧浪亭旁听了三天水磨腔。
戏曲学院毕业那年,家里给安排了县剧团的铁饭碗。可这个看着手机长大的年轻人,硬是在抖音开了个博文轩戏台的账号。首条视频里,他把豫剧《穆桂英挂帅》混搭说唱,评论区里老戏迷痛心疾首,年轻人却直呼传统文化还能这么玩。
**二、破圈直播间的十八般武艺**
每晚八点的直播间像座流动戏台:上周他用AR技术让杨贵妃穿越到现代街头,昨天把《空城计》改成沉浸式剧本杀。最绝的是戏曲急诊室,观众发段唱腔他现场把脉,有次隔着屏幕听出个河北梆子好苗子,现在都成他直播间常驻嘉宾了。
道具箱里永远有意想不到的惊喜:从祖传的蟒袍玉带到自制的3D打印脸谱,有回唱《大闹天宫》,他套着动捕设备来了段数字孙悟空,实时生成的戏曲动画让八万观众集体刷屏666。
**三、流量江湖里的文化摆渡人**
爆红后的博文轩没签MCN机构,反倒组了个戏曲UP主联盟。他们给非遗传承人开直播培训班,把濒危的罗卷戏唱段做成动态壁纸。去年重阳节,他带着老艺人们来了一场十二小时跨剧种直播,观众打赏的收益全数捐给了民间戏班。
有人说我糟蹋传统,可要是没有年轻人愿意看,戏就真成博物馆里的标本了。凌晨三点的直播间里,他卸了妆哼着《游园惊梦》下播,屏幕上的在线人数依然定格在五位数——这群夜猫子观众里,有刷题的高中生,有加班的白领,还有偷偷学戏的退休票友。
当晨光爬上窗棂时,博文轩正往背包里塞明天要用的全息投影设备。这个在虚实之间架桥的戏曲主播,用流量时代的玩法守护着最古老的唱腔,让簪花水袖在数字世界里翩然重生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