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云之南戏韵流芳——探秘云南特色戏曲节目

彩云之南戏韵流芳——探秘云南特色戏曲节目

云南电视台《戏苑芳华》栏目组最近收到一封特别的观众来信,一位在加拿大留学的昆明姑娘写道:每次看到彩云频道的戏曲节目,就像尝到外婆做的玫瑰糖,甜到心坎里。这封越洋来信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,也让人好奇——彩云频道的戏曲节目究竟藏着怎样的魔力?

一、古树新花:传统剧种焕生机

在昆明滇池边的海埂会堂,每周六上午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头发花白的票友带着孙辈早早占座,年轻人举着手机拍摄抖音。这是《滇韵流芳》的录制现场,滇剧名角王润梅正在后台勾脸。她手持特制的孔雀翎凤冠,在传统脸谱中融入民族纹样:这套行头是跟白族银匠合作设计的,每次出场观众都喊'太板扎了'!

这档节目不仅呈现《借亲配》《荷花配》等经典滇剧,更创新推出新编小戏。去年重阳节特别编排的《九老图》,将纳西族东巴经故事融入滇剧唱腔,在B站点击量突破百万。编导李建国说:我们像调制过桥米线汤底,既要老火慢炖的传统味,也要新鲜时蔬的清爽劲。

二、山歌唱晚:民族戏剧大观园

海拔3300米的香格里拉藏寨里,次仁卓玛一家围坐在火塘边收看《云岭飞歌》。当荧幕里响起傈僳族《放羊调》时,老人跟着哼唱,小孙女跳起了竹竿舞。这档聚焦云南25个少数民族戏曲的节目,让各美其美真正照进现实。

编导团队历时三年走遍三迤大地,收录了即将失传的怒江傈僳族期奔调、红河哈尼族哈巴古歌。去年泼水节特别企划中,傣剧《召树屯》采用全息投影技术,让孔雀公主在南腊河畔起舞,弹幕瞬间被仙女下凡刷屏。

三、梨园新语:当戏曲遇见Z世代

昆明金马坊的网红书店里,一群00后正在参加《戏说新语》线下活动。他们给花灯戏《探干妹》设计动漫版人物,用彝族海菜腔改编流行歌曲。节目制片人笑称:这些娃娃把传统戏曲玩出了新花样,就像用普洱茶调鸡尾酒,意外地好喝。

该节目首创戏曲+模式,让年轻观众通过沉浸式剧本杀了解关索戏面具文化,在VR体验中走进茶马古道马帮戏班。最新一期非遗电竞特别节目中,彝族青年用月琴为游戏角色配音,让百万网友直呼文化输出天花板。

从苍山洱海到珠江源头,从茶马古道到昆曼公路,彩云频道的戏曲节目如同流动的文化基因库。在这里,百年戏台与数字荧屏共鸣,古老唱腔与电子音效交响。当佤族清戏遇上AI编曲,当花灯调融入RAP节奏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传统艺术的当代重生,更是一个民族永远年轻的文化心跳。下次换台时,不妨在彩云频道多停留片刻,或许就能遇见让你心头一颤的乡音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