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少芬唱戏,怎一个惊字了得?
蔡少芬唱戏,怎一个惊字了得?
2018年某档综艺的舞台上,聚光灯下蔡少芬身着水绿色戏装,手持折扇,朱唇轻启竟是一口地道的粤剧腔。现场观众先是错愕,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——这位以臣妾做不到啊红遍大江南北的港星,竟在众目睽睽下亮出了深藏多年的绝活。
**一、粤剧世家的血脉觉醒**
蔡少芬与粤剧的缘分,远比人们想象的更深。其祖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粤剧界有名的武生王,戏班子里长大的父亲虽未承父业,却在家中私藏数百张黑胶唱片。年幼的蔡少芬常在檀香袅袅的客厅里,跟着《帝女花》《紫钗记》的旋律手舞足蹈。这些童年记忆,在她2003年拍摄《水月洞天》时突然复苏——当剧组需要演员即兴表演戏曲片段,她鬼使神差地唱出了《再世红梅记》的经典唱段。
**二、综艺舞台的跨界惊艳**
在《王牌对王牌》的戏曲特辑中,节目组原计划让蔡少芬以搞笑担当的身份插科打诨。谁料她主动请缨要唱全本《牡丹亭惊梦》,吓得导演连夜请来粤剧名家辅导。录制当天,她踩着三寸金莲登台,眼波流转间尽是杜丽娘的哀婉缠绵。最绝的是那句良辰美景奈何天,尾音带着粤剧特有的擸字腔,连在场的老倌都忍不住击节叫好。
**三、传统艺术的另类传承**
蔡少芬的戏瘾远不止于舞台。2019年TVB台庆,她与汪明荃即兴对唱《凤阁恩仇未了情》,将直播变成粤剧live秀。去年更在抖音开设蔡少芬教唱粤剧话题,用港普讲解士工尺谱,魔性教学视频点击量突破千万。有网友调侃:本以为要跟娘娘学普通话,结果学起了粤剧腔。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传播方式,意外让90后观众迷上了传统戏曲。
从TVB花旦到综艺笑匠,蔡少芬总在人们意想不到处亮出杀手锏。那些藏在笑闹背后的戏曲功底,恰似她的人生剧本——看似插科打诨,实则处处伏笔。当年轻观众因她而搜索粤剧入门,当短视频里出现蔡少芬同款戏腔挑战,这位香江女儿用最不正经的方式,做着最正经的文化传承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