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老板:戏台上那抹最难琢磨的江湖气
曾老板:戏台上那抹最难琢磨的江湖气
戏迷们总说,曾老板往台口一站,未开腔先带三分戏。这位梨园行里出了名的戏篓子,从来不屑于按套路出牌。他唱《坐楼杀惜》时,宋江那股子窝囊劲儿里偏要透出三分枭雄气;演《古城会》的关二爷,丹凤眼一挑,倒显出几分市井豪侠的狡黠。正是这份离经叛道的江湖气,让他的戏总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烟火味。
一、草台班子里泡出的戏疯子
曾老板的学艺生涯堪称传奇。十二岁在豫南草台班子打杂,给角儿端茶递水的功夫,愣是把整本《打金枝》的锣鼓经听了个透。班主发现这小子在幕布后比划身段,一开嗓竟是正宗的豫西调。老艺人拍着大腿直呼:这崽子,天生吃戏饭的料!
在信阳老戏楼的后台,他跟着武生师父偷学把子功。三伏天里绑着沙袋练云手,汗水把水衣子浸得能拧出水来。师父教《黄鹤楼》的周瑜,他偏要琢磨赵云的眼神,气得师父抄起刀坯子追着打。正是这股子疯劲儿,让他二十出头就能在《长坂坡》里连翻三十六个旋子,把赵子龙的七进七出演得满堂喝彩。
二、拆骨重塑的戏曲革新
1998年的《程婴救孤》让戏迷们见识了曾老板的离经叛道。传统戏里的程婴都是苦大仇深的老生扮相,他偏要揉进武生的身段。救孤时一个鹞子翻身,将襁褓中的婴儿稳稳托住,台下老戏迷惊得茶碗都摔了。事后他笑道:程婴要是没点功夫,能在屠岸贾眼皮底下藏孩子十五年?
在改编《西厢记》时,他把张生的酸腐气去了八成。红娘传书那场戏,他设计了个反手接书信的动作,活脱脱是个风流倜傥的江湖书生。有评论家批评他糟蹋传统,他却说:崔莺莺能看上迂腐书呆子?张生骨子里定是个妙人儿。
三、戏台即江湖的人生况味
曾老板最绝的是《连环套》里的窦尔墩。别人演绿林好汉都是满脸正气,他偏在蓝脸红须里藏三分市井狡黠。盗御马时眼珠子一转,活脱脱就是个混迹江湖的老油子。有次演出结束,台下真来了位老镖师,拉着他的手直说:窦寨主当年在道上,就该是您这个样!
如今六十有三的曾老板,依然保持着每天清晨吊嗓的习惯。青龙胡同的老居民说,每逢雨雾天,准能听见墙那边传来《夜奔》的唱词。那声丈夫有泪不轻弹的弹字,带着沙哑的尾音,恍惚间让人分不清唱的是林冲,还是曾老板自己的江湖人生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