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可妮:流行歌手的戏曲DNA暗藏多少惊喜?
曾可妮:流行歌手的戏曲DNA暗藏多少惊喜?
在《青春有你2》的舞台上,曾可妮用充满张力的舞台表现征服观众,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位新生代偶像转身时的兰花指暗含戏曲功底。当她换上水袖在综艺里唱起《游园惊梦》时,戏腔里流转的昆曲韵致让人恍然惊觉:这个跳着女团舞的女孩,骨子里藏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。
一、从练功房到聚光灯:被遗忘的十年童子功
曾可妮11岁考入上海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,每天清晨五点准时出现在练功房。压腿时把额头抵在脚尖,水袖练习甩破三套练功服,这些经历让她对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有着切肤体会。在《霸王别姬》选段考核中,她饰演的虞姬眼波流转间透出的哀婉,让严苛的京剧老师破天荒给出有灵气的评价。
转型流行歌手后,这段经历似乎被刻意封存。直到某次综艺即兴表演环节,主持人要求展示隐藏技能,曾可妮随手甩出的双剑花让全场哗然。编导敏锐捕捉到她瞬间爆发的戏曲身段,这才有了后来量身打造的国风舞台。
二、破次元壁的惊艳跨界
在《蒙面舞王》的国风特别企划中,曾可妮将京剧《贵妃醉酒》与现代编舞融合。踩着十公分高跟鞋完成鹞子翻身,流行舞的定点pose里藏着云手起势,这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引发网络热议。编舞师透露,她主动提议加入卧鱼身段,排练时膝盖淤青从未抱怨。
与李玉刚合作的《清明上河图》舞台成为经典案例。曾可妮用真假声转换演绎戏腔段落,尾音处理借鉴程派脑后音技巧。音乐制作人惊叹:她不是简单模仿戏腔,而是真正理解戏曲发声原理。
三、流量时代的文化摆渡人
曾可妮的抖音账号置顶视频是教粉丝画戏曲妆容。她用美妆博主的方式拆解京剧贴片子技巧,播放量突破2000万。评论区里,95后粉丝开始讨论梅尚程荀不同流派特点,这种传统文化的年轻化传播超出所有人预期。
在国潮音乐节上,她坚持在流行歌曲中插入《牡丹亭》念白。制作团队最初担心违和,结果现场观众自发打开手机电筒组成星河,与台上摇曳的水袖交相辉映。这种跨越代际的艺术共鸣,或许正是传统文化在当代存续的最佳注解。
当流量明星争相贴上国风标签时,曾可妮选择用更隐秘的方式延续戏曲血脉。她的故事证明,传统文化从不需要刻意的拯救,那些真正浸润过传统之美的人,自会在时代的浪潮中为古老艺术找到新的栖息地。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:戏台上的光影早就融进我的骨血,这不是标签,是生命的一部分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