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珂良:梨园行里的一颗怪豆子

曾珂良:梨园行里的一颗怪豆子

在越剧界提起曾珂良,老戏迷们总要会心一笑。这位绍兴小生不按常理出牌,专挑别人不敢碰的冷门戏码,倒把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唱出了几分江湖侠气。

2015年的《珍珠塔》复排让曾珂良出了大名。他演的方卿一身月白长衫,在跌雪那折戏里硬是把文弱书生演出了几分硬气。别人唱这段都是哀怨凄婉,他偏要在雪地里加了个鹞子翻身,惊得琴师差点拉错了弦。台下老票友看得直拍大腿:这个方卿,倒像要上山落草!

要说最见功夫的,还得数他在《何文秀》里的创新。传统演法里何文秀私访多是文戏,曾珂良偏要揉进武生身段。那段桑园访妻,他借来京剧趟马的架势,一柄折扇舞得虎虎生风,倒把江南小调唱出了黄钟大吕的气象。有老前辈摇头说胡闹,可年轻观众就吃这套,谢幕时满场的安可声能把屋顶掀了。

去年排演《陆文龙》时,曾珂良又出怪招。这个传统武戏里的少年将军,被他演出了三分书卷气。金兀术帐前舞双枪那场,他临时加了段吟诗作赋的戏码,把个归宋的艰难抉择唱得百转千回。剧团老师傅急得直跺脚:你这是要把武戏改文了!可演到王佐断臂那折,他卸了靠旗真从两米高台翻下,愣是没用替身。

戏班子里都说曾珂良是棉里藏针,看着温吞,骨子里倔得很。这些年他专捡那些边边角角的戏来演,《仁义缘》《双珠凤》这些快绝迹的老戏码,经他的手竟都成了叫座的新戏。有记者问他为何总跟冷门戏较劲,他眯着丹凤眼笑:老祖宗留下的宝贝,总不能都叫它烂在箱底吧?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