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:从戏曲科班到荧幕青衣,她的戏腔里藏着多少故事?
**曾黎:从戏曲科班到荧幕青衣,她的戏腔里藏着多少故事?**
在观众印象中,曾黎是《聊斋》中一袭红衣的画皮梅三娘,是《星汉灿烂》里不怒自威的萧元漪,但鲜少有人知道,这位被称作中戏两百年一遇美人的演员,最初竟是京剧科班出身。当她在综艺舞台上甩起水袖亮嗓开腔时,人们才惊觉:原来她的骨子里,始终住着个青衣魂。
---
**一、刀马旦的童子功**
1980年代,湖北荆州京剧院的练功房里,总有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在晨光中压腿。7岁的曾黎被父母送进戏曲学校,每天五点起床练功成了家常便饭。从云手圆场到鹞子翻身,腰腿上的淤青记录着她与京剧的初遇。
那时候学《穆桂英挂帅》,扎靠旗一站就是半小时,汗珠子砸在练功毯上都能砸出坑。多年后曾黎在访谈中笑谈,这段经历不仅让她学会用眼神传情——眼随手动,手到眼到,更淬炼出她眉眼间那股独特的英气。即便后来转行影视,观众仍能从她提剑的仪态里,捕捉到刀马旦的飒爽遗韵。
---
**二、舞台上的惊鸿一瞥**
2019年北京卫视中秋晚会,一袭月白旗袍的曾黎手持折扇,在《武家坡》的胡琴声里唱响西皮二六:苏龙魏虎为媒证,王丞相是我的主婚人...。这段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经典对唱,被她处理得哀而不伤,尾音处一个婉转的小腔,恰似青衣特有的隐忍克制。
更令人惊艳的是2021年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舞台。当其他姐姐选择流行金曲时,曾黎却以全本《贵妃醉酒》惊艳四座。凤冠霞帔下,她踩着寸子鞋完成卧鱼身段,衔杯下腰时绣花披风纹丝不动。有戏迷在弹幕里惊叹:这没有十年功夫绝对端不住!
---
**三、跨界传承的破壁者**
曾黎的戏腔不止停留在舞台。在古装剧《锦衣之下》中,她饰演的严母角色有一场训子戏,突然加入的韵白念法让导演眼前一亮;拍摄《浮图缘》时,她主动建议将人物转身动作改为戏曲回眸程式,衣袂翻飞间暗藏人物心绪。
更难得的是,这位戏痴始终不忘本。2023年她发起戏曲进校园公益活动,带着00后大学生体验贴片子、勒头。看着年轻人被头饰勒得龇牙咧嘴仍不肯卸妆的模样,她仿佛看见当年那个在荆州戏校咬牙坚持的自己。戏曲不该是博物馆里的古董,曾黎边说边示范甩水袖,你看这十八道袖褶,每道都是活的。
---
从京剧科班到影视演员,曾黎用三十年光阴完成了传统与当代的对话。当被问及为何坚持唱戏,她抚摸着珍藏的点翠头面笑道:青衣的魂在骨子里,卸了妆也还在。或许这正是她与众不同的秘密——那些年戏台上浸染的韵律,早已化作她眉眼间的山河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