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戏曲舞台大盘点:青衣花旦扮相绝美,这些名场面你见过吗?
曾黎戏曲舞台大盘点:青衣花旦扮相绝美,这些名场面你见过吗?
提起曾黎,多数人想到的是《星汉灿烂》里不怒自威的萧元漪,或是《聊斋》中一笑倾城的梅三娘。殊不知这位中戏96级公认的班花,骨子里流淌着传统戏曲的基因。从小在湖北戏曲院长大的她,11岁考入北京戏曲学院主修青衣,七年科班训练练就了扎实的刀马旦功底。当这位戏曲逃兵重拾水袖,竟在综艺舞台上绽放出令人惊艳的国粹之美。
一、跨界舞台上的惊鸿一瞥
在《乘风破浪的姐姐2》三公舞台上,曾黎与蒋璐霞、陈小纭联袂演绎的《孤寂者》融入戏曲元素。她身着改良戏服,手持折扇亮相时,一个云手转身尽显青衣风韵。尽管节目组未放出完整练习花絮,但现场观众透露曾黎主动担任戏曲动作指导,手把手教队友兰花指的要领。当流行音乐遇上戏曲身段,弹幕瞬间被这才是文化自信刷屏。
更令人叫绝的是《天天向上》戏曲特辑,曾黎与京剧名家王珮瑜同台演绎《武家坡》。她扮演的王宝钏头戴点翠头面,一开口穿林海的程派唱腔惊呆众人。后台采访中她坦言:为了这句唱腔,我偷偷跟着王老师学了半个月,每天练气口练到凌晨。节目播出后,这段视频在抖音获赞超200万,戏迷直呼被演员耽误的角儿。
二、专业戏曲节目的宝藏舞台
在央视《角儿来了》特别企划中,曾黎与昆曲王子张军合作《牡丹亭·惊梦》。水蓝色褶子配月白披风,她饰演的杜丽娘莲步轻移,眼波流转间将不到园林,怎知春色如许的闺怨演绎得淋漓尽致。戏曲评论家傅谨教授点评:能在五分钟内展现昆曲的'无声不歌,无动不舞',可见童子功深厚。
北京卫视《传承中国》里,曾黎挑战京剧《天女散花》的绸带功。五米长的真丝彩绸在她手中时而如蛟龙出海,时而似流云追月。总导演透露:这段绸舞原本安排替身,但曾黎坚持每天加练三小时,最后手腕肿得像馒头也不肯用护具。节目播出时飘带意外缠住头饰,她即兴加入甩发技巧化解危机,成就经典名场面。
三、戏韵融入影视的惊艳瞬间
鲜为人知的是,曾黎在《大唐荣耀》中饰演的杨贵妃初见唐玄宗时,那段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吟诵暗藏玄机。她特意请教梅派传人,将京剧韵白融入台词,念白时眼角眉梢的微表情都是按《贵妃醉酒》的路数设计。导演后来回忆:监视器后的工作人员都听入神了,这段戏一条过。
拍摄电影《柳浪闻莺》时,曾黎为饰演越剧女小生,提前三个月拜师茅威涛。电影中梁山伯的扮相剑眉星目,起霸动作干净利落。杀青后她将头饰捐给嵊州越剧博物馆,馆长赞叹:这是近十年影视剧中最专业的戏曲造型,连水纱层数都符合1950年的规制。
从青衣学员到影视演员,曾黎始终保持着对戏曲的敬畏。某次采访中她轻抚着练功服上的补丁说:这些汗渍都是当年练抢背留下的,戏曲教会我'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'。或许正是这份坚守,让她每次戏装扮相都能引发热议。当流量明星争相用伪戏腔博眼球时,曾黎用专业素养证明:真正的文化传承,从来不需要噱头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