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:一开嗓惊艳四座被演戏耽误的梨园名角?
曾黎:一开嗓惊艳四座被演戏耽误的梨园名角?
提起曾黎,观众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必定是《聊斋》里眼波流转的画皮美人,或是《星汉灿烂》中端庄华贵的阿母萧元漪。这位被誉为中戏两百年一遇的美人,在影视圈深耕二十余载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。鲜为人知的是,在她优雅的旗袍之下,藏着一副被时光打磨过的金嗓子,轻轻一开口便能带人穿越回百年戏台。
一、科班出身的刀马旦
1995年的湖北省京剧团,一个扎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在练功房汗如雨下。18岁的曾黎每天要完成三遍完整《穆桂英挂帅》的唱段,从清晨五点的压腿开嗓到深夜的卧鱼身段训练,十年科班生涯将京剧程式化进她的骨血里。这段经历不仅赋予她举手投足间的古典气韵,更让她的声腔中自带金石之音。
在央视戏曲频道特别节目中,曾黎曾完整演绎过《贵妃醉酒》选段。身着织金蟒袍的她,一个卧鱼衔杯的身段让专业评委拍案叫绝,梅派特有的云遮月唱腔在她醇厚的音色中更显韵味悠长。这段表演视频至今仍在戏迷论坛被反复提及,弹幕里满是这才是真功夫的惊叹。
二、荧幕内外的戏韵留痕
2019年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剧组,程凤台夫人范湘儿这个角色原本只需端庄娴静即可。曾黎却主动建议加入京剧元素,在商细蕊唱堂会那场戏里即兴来了段《锁麟囊》的春秋亭外。摄像机记录下了尹正瞬间瞪大的眼睛——那分明是戏中人遇到知音的惊喜。
在音乐领域,曾黎将戏曲基因注入现代旋律。与霍尊合作的《未归人》中,她以程派唱腔演绎副歌,青衣的幽咽婉转与流行唱法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。音乐制作人谭旋感慨:曾黎开口的瞬间,整个录音棚都安静了,那种穿越时空的震撼无法用调音设备复刻。
三、传统文化的新生代传承人
2022年河南卫视中秋晚会,曾黎一袭月白旗袍亮相《戏韵中秋》特别环节。巧妙的是,节目组采用戏中戏手法:她既是观戏的民国闺秀,又是镜中演绎《牡丹亭》的杜丽娘。虚实交替间,水袖起落处,弹幕疯狂刷屏这才是文化自信。
在某次戏曲传承论坛上,曾黎分享了一个动人细节:拍摄《玉簪记》期间,她特意请来八十高龄的京剧名家张火丁指导。两人在排练厅从午后待到月上柳梢,老艺术家手把手纠正她兰花指的角度。这份对传统的敬畏之心,恰是当代艺人最稀缺的品质。
当流量明星争相用戏腔标榜国风时,曾黎始终保持着对戏曲最本真的热爱。某次访谈中她说:京剧不是用来炒作的噱头,它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。或许正是这份清醒,让她的每次戏腔亮相都格外动人。在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,这位梨园出身的演员正用独特的方式,让百年戏韵焕发新的生命力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