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:青衣水袖藏锋刃荧幕光影绽芳华

曾黎:青衣水袖藏锋刃荧幕光影绽芳华

2021年《星月对话》录制现场,当曾黎甩起三米长的水袖,行云流水般的圆场步在聚光灯下游弋,这个被岁月眷顾的女子瞬间将访谈现场变作戏曲舞台。这不是影视拍摄的替身镜头,而是中戏96级七朵金花中最具锋芒的曾黎,在镜头前展露深藏二十余载的戏曲功底。

一、梨园春早藏锦绣

11岁那年,曾黎走进湖北省京剧院的红漆大门,青砖黛瓦间回荡着稚嫩的吊嗓声。京剧青衣的程式化训练近乎严苛:晨起五更的毯子功,正午烈日下的圆场步,深夜水袖房里翻飞的素白绸缎。七年时光,她把《贵妃醉酒》的醉态娇憨刻进骨血,将《白蛇传》的柔肠百转融入眼波。

1995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时,戏曲科班出身的曾黎在形体考场惊艳四座。当她将京剧《天女散花》的绸带舞改编成现代舞,飘逸的绸缎仿佛有了灵性,时任考官常莉教授当即断言:这个姑娘的形体表现力,十年难遇。

二、光影世界现锋芒

2004年《聊斋志异之画皮》剧组,曾黎主动请缨设计梅三娘复仇时的肢体语言。监视器里,她将京剧武旦的鹞子翻身化为厉鬼索命的凌厉身法,水袖翻飞间暗藏杀机。这场戏让导演吴锦源拍案叫绝:她让古典戏曲程式化表演在镜头前焕发现代生命力。

在都市剧《好好说话》中,她将青衣的笑不露齿化作职场女强人的克制微笑,把戏曲手眼身法步的韵律感融入现代职场戏。观众评价其表演像工笔画般细腻,每个动作都有留白余韵。

三、文化传承有新章

2022年河南卫视《七夕奇妙游》,曾黎化身敦煌飞天。当编导担心戏曲元素与舞蹈难以融合时,她将京剧卧鱼身段改良为飞天反弹琵琶的经典造型,千年文化在虚实光影间完成跨时空对话。节目播出后,曾黎敦煌飞天话题阅读量破3亿。

在综艺《美好年华研习社》中,她指导年轻艺人练习戏曲基本功,手把手纠正云手姿势:旦角的手要像兰花,但指尖要有劲道,这是柔中带刚的美。镜头记录下她为学员系水袖时专注的侧脸,仿佛看见三十年前戏曲科班里那个倔强的小学徒。

从京剧院的青砖戏台到影视城的聚光灯,曾黎用三十载时光印证:真正的艺术传承从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,而在当代艺术家的血脉中奔涌。当她在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舞台甩开水袖的刹那,千年戏曲魂魄与流行文化碰撞出的火花,照亮了传统文化复兴的新可能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