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与汉剧的不了缘:梨园十年如何成就荧屏青衣?

曾黎与汉剧的不了缘:梨园十年如何成就荧屏青衣?

2004年,一部《聊斋志异之画皮》让曾黎的古典美惊艳荧屏。观众惊叹于她举手投足间浑然天成的古典韵致,却不知这份独特气质的源头,要追溯到武汉戏曲学校那方寸舞台上的十年淬炼。

**汉剧科班出身的大青衣**

1988年,武汉戏曲学校迎来了一批稚嫩的新苗。12岁的曾黎穿着练功鞋第一次踏上汉剧科的排练场时,或许没想到这个选择将改写她的人生轨迹。在汉剧皇后陈伯华的嫡传弟子蔡东燕门下,曾黎开始了严苛的四功五法训练。每天清晨五点,练功房就响起云板声,孩子们要在腰腿功、把子功、毯子功中度过十小时。老师常说:汉剧讲究'唱念做打'四门抱,差一分都是要挨板子的。

**水袖翻飞中的青春印记**

在戏校后院的樱花树下,总能看到曾黎和同窗袁泉、朱桦对戏的身影。她们排演《二度梅》时,曾黎为陈杏元马踏青苗的身段反复琢磨,把绣鞋磨破了三双。班主任至今记得这个倔强的丫头:排《贵妃醉酒》时她崴了脚,硬是咬着牙完成整套卧鱼动作,下场时戏服都被冷汗浸透了。这些经历不仅锤炼出她扎实的功底,更赋予了她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。

**从汉剧舞台到影视镜头**

当曾黎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毕业时,戏曲行业正值低谷。这个在汉剧《宇宙锋》中能把赵艳容装疯戏演得丝丝入扣的女孩,却在机缘巧合下考入中戏96级明星班。有趣的是,在《男才女貌》中与林心如对戏时,曾黎不自觉用上了汉剧的眼神功法,把都市白领演出了古典韵味。张艺谋在《理发师》片场曾赞叹:她一个抬眼就有千言万语,这是科班功底在闪光。

**永不褪色的戏曲基因**

如今的曾黎仍保持着戏曲人的习惯:每天清晨开嗓练声,拍古装戏时主动指导年轻演员身段。在《星汉灿烂》中,她将程母的严厉演绎得入木三分,某场训斥程少商的戏份,下意识用了汉剧喷口技巧,让对手戏演员真切感受到传统戏曲的表现力。正如她自己所说:汉剧教会我的不仅是技艺,更是对每个镜头的敬畏之心。

从武汉戏校的练功房到横店的摄影棚,曾黎始终带着汉剧赋予的艺术基因。这种独特的表演美学,让她在千篇一律的影视面孔中脱颖而出,成就了荧屏上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古典形象。或许这就是传统戏曲的魔力——那些在幕后台步中沉淀的岁月,终将在镜头前绽放异彩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