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:梨园深处走出的影视青衣
曾黎:梨园深处走出的影视青衣
北京电影学院96级明星班走出的曾黎,总给人一抹清冷的疏离感。在《聊斋志异》里她是魅惑妖冶的梅三娘,《新倚天屠龙记》中又是刚烈决绝的王难姑,这些角色里总藏着些让人看不透的韵味。直到某次访谈,她随口哼了段《锁麟囊》的唱腔,人们才惊觉:原来这位中戏校花,骨子里淌着程派青衣的魂。
**一、汉剧科班的七年淬炼**
1990年,14岁的曾黎走进湖北省戏曲学校汉剧科。每天五点半的晨功雷打不动,少年人贪睡的天性在咿咿呀呀的吊嗓声中消散。青衣行当讲究站如亭亭玉树,行如风送荷叶,为了练就这份端雅,她绑着沙袋在砖地上跑圆场,汉剧《二度梅》里陈杏元的悲苦命运,早在她稚嫩的脸庞上刻下戏曲人的隐忍。
**二、水袖里的影视密码**
2003年《男才女貌》剧组,当导演要求苏拉这个都市白领要有破碎感时,曾黎下意识用上了青衣的哭腔技巧。镜头前她垂眸轻叹,那声若有似无的抽泣,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在爱情里进退两难的现代女性。在《大唐荣耀》里,她饰演的杨贵妃随霓裳羽衣曲起舞时,脚下分明踩着戏曲的云步,将马嵬坡前的凄艳演绎得入木三分。
**三、跨界者的文化自觉**
2019年央视戏曲晚会上,曾黎与汉剧大师同台演绎《贵妃醉酒》。影视明星的光环褪去,贴片子、勒头、扎靠的繁琐装扮中,她依然是那个在科班后台默戏的少女。这些年她坚持在社交平台分享戏曲妆造视频,用千万粉丝的影响力让年轻人看见:原来贴翠眉子要先用榆树皮胶,点翠头面要用真正的翠鸟羽毛。
当有人问起戏曲训练是否耽误了青春,曾黎抚着珍藏的汉剧头面轻笑:那些在练功房数着砖块走台步的日子,早把中国式美学的密码刻进了骨血里。如今的影视圈里,她始终带着戏曲人特有的克制与留白,就像程派唱腔里欲说还休的拖腔,在喧嚣中自成一方清寂天地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