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:梨园深处走出的青衣美人

曾黎:梨园深处走出的青衣美人

在《星汉灿烂》中惊鸿一瞥的阿母曾黎,一袭素衣难掩通身气派。这位被称作中戏两百年一遇美人的演员,举手投足间的古典韵味,源自她鲜为人知的戏曲功底。

**1993年的夏天**,湖北省京剧院的练功房里,16岁的曾黎正在晨功。青砖地面泛着凉意,她踩着厚底靴反复练习云手、山膀,汗水顺着水衣浸透练功服。这个来自荆州普通家庭的少女,在省艺校京剧科已苦修三载。清晨五点的吊嗓,深夜十点的毯子功,七斤重的凤冠在头顶勒出红痕,这些构成了她最珍贵的青春记忆。

戏曲科班出身的经历,让曾黎对传统艺术有着近乎苛刻的审美。在《聊斋》片场,她坚持不用替身完成所有水袖动作,三十米长的绸缎在她手中翻飞出泣血的弧度。导演至今记得那个画面:她转身时的眼神,让我想起程派《锁麟囊》里的薛湘灵。

中戏96级明星班聚会上,章子怡曾打趣道:黎黎走路都带着圆场步。这种刻进骨子里的戏曲身韵,在《理发师》里化作江南女子的袅娜,在《陪都往事》中转为川剧名伶的飒爽。2019年央视戏曲春晚,她与张火丁合作的《白蛇传》选段,台步精准得让专业演员都惊叹不已。

如今的曾黎依然保持着戏曲人的作息,凌晨五点起床练功的习惯保持至今。在她北京的家中,沉香木箱里整齐叠放着当年的戏服,水衣领口的汗渍早已泛黄,却始终舍不得丢弃。她说:戏服里藏着我最初对美的认知,那些关于坚持与热爱的答案,都在汗湿的水袖里写着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