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的戏曲功底到底有多深?中戏科班出身的她藏着一副青衣魂
曾黎的戏曲功底到底有多深?中戏科班出身的她藏着一副青衣魂
荧幕上的曾黎总以飒爽御姐形象示人,殊不知这位中戏96级七朵金花之一的演员,骨子里流淌着传统戏曲的基因。当她在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中甩出水袖的刹那,一个被现代影视工业掩藏的戏曲演员终于现出真容。
一、梨园春色藏于身
中戏96级表演班的课程表上,戏曲训练是雷打不动的基本功。在常莉教授的严格督导下,这群未来影视新星每天清晨五点就要对着城墙吊嗓子。曾黎主攻青衣行当,京剧名家张逸娟曾评价她眉眼含情,身段如水,在《贵妃醉酒》的课堂汇报演出中,她将杨玉环的醉态演绎得既妩媚又端庄,水袖抛接的技法让专业老师都频频点头。
二十年后,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剧组找到曾黎出演戏曲名伶蒋梦萍。面对需要现场演唱《牡丹亭》的戏份,她婉拒了配音提议,坚持自己开嗓。录音棚里,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昆腔响起时,现场工作人员恍若穿越回明清戏楼。这段三分钟的表演,她特意请教了北方昆曲剧院的魏春荣,将杜丽娘游园的哀婉拿捏得恰到好处。
二、青衣魂魄入戏来
在综艺《天天向上》的即兴环节,曾黎与京剧演员王珮瑜的互动堪称惊艳。当瑜老板起调苏三离了洪洞县,她即刻接上将身来在大街前,眼波流转间竟把综艺舞台变成了刑场送别的戏台。这种刻进骨子里的戏曲程式,在电视剧《好好说话》中化作一个意味深长的设计——她饰演的律师每次思考时都会不自觉地转腕,这是青衣演员练习云手留下的肌肉记忆。
某次电影发布会后台,曾黎随手拿起道具折扇,信手拈来的推扇抖扇遮面扇让在场记者看呆。这种将戏曲身段自然融入现代表演的功力,在《浮图缘》中体现得尤为精妙。她饰演的荣安皇后每个转身都带着圆场步的韵律,行礼时下意识的三分屈膝,将深宫贵妇的仪态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三、文化薪火永相传
2019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,曾黎一袭改良旗袍搭配点翠头面的造型引发热议。这顶私人定制的头面,是她特意找苏州老匠人复刻的梅派经典《太真外传》扮相。在短视频平台,她开设的黎姐教戏妆话题播放量破亿,从贴片子手法到凤冠佩戴技巧,手把手教年轻人体验戏曲之美。
今年端午晚会上,曾黎与青年京剧演员联袂演绎的《白蛇传·游湖》成为现象级演出。她设计的白素贞造型既保留传统鱼鳞甲元素,又融入现代渐变纱工艺,这段表演被中国戏曲学院收录为教学案例。正如戏曲评论家傅谨所言:曾黎让年轻人明白,传统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,而是流动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。
从科班训练到跨界传播,曾黎用二十载光阴证明:真正的艺术传承不在于形式上的复刻,而在于将文化精髓内化为表演灵魂。当镜头对准这位青衣御姐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演员曾黎,更是一个传统文化当代转译的鲜活样本。这种深入骨髓的戏曲修为,或许正是她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始终保持独特魅力的终极密码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