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尺讲台一生痴他用戏曲点亮万千星火——记国家一级演员曾耀安教授
三尺讲台一生痴他用戏曲点亮万千星火——记国家一级演员曾耀安教授
在浙江戏曲界,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没听过曾老师唱戏,等于没看过江南水袖;没听过曾老师讲课,等于没尝过龙井茶香。这位被业内尊称为活戏典的老艺术家,用五十六载光阴在戏曲舞台上镌刻传奇,又在教学讲台上孕育桃李万千。
**水袖起落间铸就梨园传奇**
1962年的秋天,绍兴安昌古镇的戏台前,一个总角孩童踩着板凳偷看《白蛇传》。当饰演白素贞的演员甩出十米水袖时,这个叫曾耀安的孩子突然放声大哭——他被这惊鸿一瞥的美震撼得不知所措。第二天,六岁的他就被父亲送到浙江绍剧团,开始了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的学艺生涯。
在昆曲名家沈传芷先生门下学艺时,曾耀安每天清晨四点起床练嗓。戏班老师傅至今记得,这个瘦小的孩子在寒冬腊月里,把双手浸在冰水中练习指法,只为让关节更加灵活。1980年,他带着自编自演的《陆游与唐琬》参加全国戏曲汇演,那段融入了现代舞元素的钗头凤唱段,让评委们惊叹传统戏曲还能这样创新。
**教学相长时育得桃李满天下**
1998年,正值艺术巅峰的曾耀安突然宣布转行任教。面对外界不解,他在开学典礼上说:戏台再大,容不下千年文脉;学生虽小,传承着万代精魂。在杭州艺术学校的课堂上,他独创三维教学法:每教一个身段,必讲其历史渊源;每授一段唱腔,必解其文学意境。
学生王雨薇还记得,为了教好《牡丹亭》的游园惊梦,曾老师带他们到苏州园林实景教学。当晨雾漫过花窗,他示范杜丽娘的三回头时,粉墙黛瓦间仿佛真的走来了那个为爱痴狂的深闺女子。如今,他的学生中有12人获得梅花奖,29人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。
**守正创新处续写千年风雅**
2019年,曾耀安主导的戏曲数字活化工程引起轰动。团队运用3D建模技术复原了明代戏台,通过动作捕捉系统记录下108个经典身段。更让人惊叹的是,他将川剧变脸与全息投影结合创作的新编戏《数字脸谱》,在乌镇戏剧节首演时获得了长达十分钟的掌声。
今年教师节,78岁的曾老仍坚持每天授课。当被问及何时退休,他指着练功房里泛黄的戏服说:等这些水袖再也甩不出风声的时候吧。夕阳透过雕花木窗洒在他的白发上,那一排排悬挂的戏服随风轻摆,宛如正在上演永不落幕的传承大戏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