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轶可唱戏曲叫什么?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

曾轶可唱戏曲叫什么?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

当曾轶可绵软的声线遇上京剧的锣鼓点,会碰撞出怎样的化学反应?这位以绵羊音闻名的选秀歌手,似乎与字正腔圆的戏曲世界隔着次元壁。但最近网友的脑洞大开,让曾轶可唱戏曲的话题意外登上热搜。

一、当绵羊音遇上西皮二黄

在B站搜索栏输入曾轶可戏腔,会跳出近千个二创视频。UP主们将《狮子座》《夜车》等代表作与《锁麟囊》《贵妃醉酒》混剪,电子吉他与京胡的碰撞竟意外和谐。有网友调侃:这嗓子唱程派青衣,怕是要把薛湘灵唱成林黛玉。

这种反差萌并非空穴来风。细听曾轶可的原创作品,《黑天鹅》《水的记忆》中藏着戏曲念白的韵律感。她标志性的气声唱法,与昆曲水磨腔的婉转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音乐制作人张亚东曾评价:她的音乐里有种东方禅意,像是现代版的游园惊梦。

二、次元壁裂开的可能性

跨界尝试早有先例。王力宏将京剧元素融入《盖世英雄》,尚雯婕用电音重构《牡丹亭》。但曾轶可的独特之处在于,她从不刻意堆砌传统符号。就像《三的颜色》里若隐若现的古筝,戏曲元素在她作品中更像是基因片段,而非装饰性拼贴。

戏曲艺术家裴艳玲曾说:传统不是用来供着的,得在年轻人心里活过来。或许正是这种无意识的渗透,让95后观众在曾轶可的音乐里听出了熟悉的陌生感。有乐评人预言:若她真与戏曲名家合作,可能会创造出比《赤伶》更破圈的当代戏歌。

三、重构传统的N种姿势

在网易云音乐评论区,歌迷们早已展开热烈讨论。有人建议改编评剧《花为媒》,用迷幻电子重塑报花名;也有人畅想越剧版《私奔》,让曾轶可的绵羊音与尹派小生隔空对唱。更有人翻出她早年模仿李玉刚的视频,惊呼原来早有伏笔。

这种全民参与的二次创作,本身就是传统戏曲的当代续写。就像抖音上的戏腔挑战赛,年轻人用戏韵翻唱流行歌,用特效扮上戏曲妆。当95后开始用自己方式重构经典,传统艺术正以意想不到的姿态焕发新生。

或许我们不必纠结曾轶可唱戏曲该叫什么,这个命题本身已足够有趣。在万物皆可跨界的时代,传统与流行的碰撞从未停歇。正如网友神评:让曾轶可唱《锁麟囊》,让张云雷唱《狮子座》,这盛世如郭德纲所愿。当次元壁彻底打破时,或许我们会发现:所有音乐本就应该血脉相连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