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楼戏曲里的悠扬曲调,你听过几首?

**茶楼戏曲里的悠扬曲调,你听过几首?**

老茶客们常说:“喝茶听戏,人生一乐。”在青砖灰瓦的老茶楼里,一壶热茶配上一折戏,曾是几代人的记忆。可如今提起“茶楼戏曲”,不少人会疑惑: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,究竟是哪门子的“歌”?今天咱们就掀开茶楼的竹帘,细品那些藏在茶香里的戏曲故事。

---

**一、茶楼里的“活化石”**

早年的茶楼可不只是喝茶的地方。清末民初,成都的“悦来茶园”、广州的“八和会馆”,都是名角登台、戏迷扎堆的“戏曲江湖”。茶客们呷着盖碗茶,台上演着《白蛇传》《牡丹亭》,锣鼓声与叫好声能把屋顶掀翻。这些戏曲唱段,既是戏,也是“歌”——没有乐谱伴奏的年代,全凭老艺人一代代口传心授,一句唱腔能唱出百转愁肠。比如川剧《别洞观景》里那句“青山隐隐水迢迢”,唱得人心里直发颤,可比现在的情歌有味道多了。

---

**二、一桌二椅唱尽人生**

茶楼戏台子小,家伙什也简单,可演的都是大戏。京韵大鼓的《剑阁闻铃》,唱的是唐明皇夜雨闻铃的悔恨;苏州评弹的《珍珠塔》,方卿一句“羞煞世间忘恩人”,台下老太太抹眼泪的帕子都能拧出水来。最绝的是广东茶楼的“茶座粤剧”,不用画全脸妆,旦角穿着旗袍就上台,一曲《禅院钟声》唱得人如坠云里雾里。这些唱段虽没有流行歌的鼓点,但二胡一拉、梆子一敲,韵味全在茶碗里泡着呢。

---

**三、戏词里的烟火气**

老茶楼的戏,唱的是老百姓的酸甜苦辣。像川剧《滚灯》里怕老婆的皮金,顶着油灯在长凳上翻跟头,逗得茶客喷茶大笑;扬州清曲《板桥道情》唱渔翁樵夫,一句“老渔翁,一钓竿”,活脱脱一幅水墨画。最有趣的是杭州茶楼里的“小热昏”,艺人打着竹板唱新闻,今天骂奸商哄抬米价,明天笑书生爬墙摔破头,比现在的热搜还带劲。这些“土味戏歌”,才是真真切切的人间百态。

---

**四、茶凉了,戏还唱着吗?**

如今玻璃幕墙的茶艺馆放着轻音乐,老茶楼多成了旅游景点。但总有些地方还守着老规矩:成都鹤鸣茶社的金钱板《武松打虎》照样打得噼啪响;苏州光裕书场的评弹票友,仍会为一声“徐调”喝彩。更有人把戏曲唱段混搭爵士乐,让《贵妃醉酒》的旋律在年轻人的耳机里流转。或许正如粤剧老倌罗家宝说的:“戏是船,茶是水,水涨船自高。”

---

下次路过老茶楼,不妨进去点一壶碧螺春。待月琴声起,听那段穿越百年的“戏歌”——你会明白,为什么说“戏如人生,茶似光阴”。(完)

\u003e**小贴士**:广州泮溪酒家每周日下午有粤曲茶座,20元一位含茶点;成都蜀风雅韵茶园可体验画戏妆、学身段,记得提前订座哦!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