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台烟火处,寻味昌吉戏曲地图
戏台烟火处,寻味昌吉戏曲地图
在昌吉的街巷行走,总能听见悠扬的板胡声从某处飘来。这座丝路重镇不仅藏着油香四溢的九碗三行子,更浸润着西北戏曲的千年风韵。今天就带您探访几处活色生香的戏曲现场,看丝路腔调如何在这座城市生生不息。
**一、文化馆戏苑(解放路)**
昌吉州文化馆的仿古戏楼总在周末热闹非凡。这里既有新疆曲子戏《张琏卖布》的诙谐唱段,也能听见秦腔《三滴血》的苍凉高腔。去年立冬,笔者在这里偶遇了年过七旬的刘玉珍老人,她带着全套行头在后台给年轻演员勾脸,油彩描摹间尽是传承的温度。馆内每月最后一周的戏曲体验日,游客还能跟着老艺人学甩水袖。
**二、人民公园露天戏台**
每逢农历节气,公园西侧的青砖戏台就成了百姓的天然剧场。开春的社火戏、端午的武戏专场、中秋的折子戏展演,台前摆满自带的马扎板凳。去年中秋夜,昌吉曲子剧团的《穆桂英挂帅》演到高潮处,台下白发老者跟着梆子节奏拍腿哼唱,稚童举着糖画模仿武将亮相,台上台下浑然一体。
**三、新丝路大剧院(世纪大道)**
这座现代剧院藏着个戏窝子。每周三晚的非遗剧场总让人惊喜连连:可能是哈萨克族阿肯弹唱与陕西老腔的跨界对话,也可能是改编自《玛纳斯》史诗的新编戏曲。去年深冬在这里看的新疆曲子戏《骆驼客》,用胡杨木雕刻的流动布景配上电子声效,古老商队的故事竟有了科幻大片既视感。
**梨园小贴士:**
1.文化馆后巷的马家茶馆常有票友聚会,点壶三炮台就能听一下午的即兴清唱
2.公园戏台东侧的文创市集能淘到手工制作的戏曲脸谱书签
3.新丝路大剧院每月首个周末开放后台探秘,可近距离观赏百年戏箱里的蟒袍玉带
当暮色染红博格达峰,昌吉的戏台次第亮起灯火。坐在台下,剥着椒麻鸡,听着西皮二黄,仿佛能触摸到丝绸之路上千年戏韵的温度。这份流淌在市井间的文化血脉,或许就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