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思思:让千年戏腔绽放时代芳华

常思思:让千年戏腔绽放时代芳华

五年前的长安大戏院,一位身着素色旗袍的歌唱家站在追光灯下,当《贵妃醉酒》的旋律响起时,她将梅派青衣的婉转与美声唱法的通透完美交融,台下观众惊觉:原来京剧可以这样唱。这位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的歌者,正是被誉为民通跨界第一人的常思思。

一、戏韵新生:当花腔邂逅水袖

在《牡丹亭》的改编作品中,常思思创造性地将昆曲的水磨腔与西洋花腔女高音的华彩乐段交织。杜丽娘游园惊梦的经典唱段里,她既保留了昆曲特有的咬字归韵,又在高音区注入歌剧式的戏剧张力。这种看似大胆的跨界,实则建立在对戏曲程式化表演的深刻理解之上——每个眼神流转都暗合着传统身段,每处气息转换都呼应着板眼节奏。

在录制《梨花颂》时,常思思特意向梅派传人请教京剧的发声位置。录音棚里,她把京剧的脑后音与美声的面罩共鸣反复调试,最终找到了既能展现戏曲韵味又不失现代质感的独特音色。这种探索让作品既有梅派唱腔的雍容华贵,又具备艺术歌曲的声乐美感。

二、破界之旅:从戏台到音乐厅的时空对话

2018年国家大剧院的跨界音乐会上,常思思完成了一次惊艳的时空穿越。开场时她以程派《锁麟囊》的幽咽唱腔亮相,转眼间切换成帕瓦罗蒂式的辉煌高音,这种跨越东西方的声乐对话,打破了传统戏曲与现代声乐的次元壁。音乐会特别设置的戏歌对唱环节,她与京剧名家分饰生旦,在交响乐伴奏下演绎新编《梁祝》,让百年传说焕发全新生命力。

在《霸王别姬》新编组曲中,常思思创造性地加入电子音乐元素。虞姬舞剑时的夜深沉曲牌,在合成器音效的烘托下,营造出赛博朋克式的悲壮美学。这种前卫尝试并非刻意求新,而是以当代审美重构传统戏曲的情感内核。

三、薪火相传:传统艺术的当代觉醒

常思思的戏曲创新始终遵循移步不换形的原则。在《贵妃醉酒》的现代改编中,她保留原剧海岛冰轮初转腾的经典唱词,却在编曲中融入竖琴与弦乐四重奏。这种旧瓶新酒的创作理念,让年轻听众在熟悉的西方音乐语境中,自然领略到京剧的声腔之美。

她的音乐工作室正在开发戏曲声乐教学系统,通过声谱分析技术将京剧十三辙可视化,用科学方法解析戏曲发声的奥秘。这套系统已在北京多所艺术院校试点,00后学生们透过iPad学习云遮月唱法,古老的传承方式插上了科技的翅膀。

从国家大剧院的穹顶到乡村戏台的青石板,常思思用歌声架起一座流动的桥梁。在她看来,戏曲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解构,而是让沉淀千年的文化基因在当代语境中自然生长。当《游园惊梦》的笛声与电子合成器相遇,我们听见的不仅是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,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深情回响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