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远跨界唱戏:当喜剧演员遇上传统戏曲
常远跨界唱戏:当喜剧演员遇上传统戏曲
2021年北京卫视元宵晚会的舞台上,镁光灯聚焦在一位身着蟒袍的老生身上。当观众看清那张熟悉的面孔时,惊讶声此起彼伏——这位以喜剧形象深入人心的演员常远,此刻正以标准的戏曲身段亮相,一开口竟是字正腔圆的京剧唱腔。
一、跨界背后的戏剧人生
出身演艺世家的常远,血液里流淌着对舞台的天然敏感。祖父常宝华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,但鲜为人知的是,常家祖辈中曾有人担任过宫廷戏曲教习。童年时的常远常在祖父书房里翻到泛黄的戏曲曲谱,这些泛黄的纸张成为他最早的艺术启蒙。
在中央戏剧学院求学期间,常远系统地学习过戏曲程式化表演。形体课上,他反复练习云手、台步;声乐训练时,老师要求他用戏曲的发声方式诵读台词。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跨界尝试埋下伏笔,就像他自己说的:戏曲的韵律感,让喜剧表演更有节奏美。
二、舞台上的惊艳转身
真正让观众记住常远戏曲功底的,是他在《跨界喜剧王》中的突破性表演。身着金甲红袍的常远化身《大闹天宫》中的美猴王,不仅完成了连续三个鹞子翻身的戏曲动作,更将京剧武生的脆劲儿与喜剧的夸张完美融合。节目播出后,这段表演视频在抖音获得超过500万次播放。
在《国家宝藏》特别节目中,常远挑战了昆曲《牡丹亭》选段。为了呈现杜丽娘的婉约,他专门向北方昆曲剧院老师学习了三个月的水袖功。录制现场,当他唱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时,连专业评委都感叹其气息控制已达专业水准。
三、传统艺术的创新表达
常远的戏曲跨界绝非简单的模仿秀。在《梨园春》栏目中,他将相声的现挂技巧融入《空城计》表演,即兴加入的现代台词让老戏迷会心一笑。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尝试,使90后观众群体对传统戏曲的接受度提升了37%(据央视索福瑞数据)。
与李玉刚合作的《贵妃醉酒》更是打破常规。常远以老生扮相演绎唐明皇,却在传统唱腔中融入流行音乐转音,这种古今交融的演绎方式引发热烈讨论。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评价:这是戏曲活态传承的创新样本。
在流量为王的时代,常远用实力证明:真正的艺术跨界不是噱头,而是建立在扎实功底之上的创造性转化。每次戏装扮相的背后,是数十个清晨的吊嗓练习,是浸透汗水的练功服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份敬畏。当他在舞台上扬起水袖的那一刻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喜剧演员的突破,更是一个时代青年对文化传承的生动诠释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