梆子声里吼出的正义:哪出大戏专治村霸?

梆子声里吼出的正义:哪出大戏专治村霸?

梆——一声脆响,戏台子上的油彩脸谱还没画全,台下端着海碗的庄稼汉们就撂下碗筷往戏台前挤。豫西梆子的铜锣一敲,方圆五里地的乡民都知道,今晚要唱的是《老槐树下》——那出让村霸们后脊梁发凉的大戏。

**一、老戏骨的新角色**

传统梆子戏里,包龙图的虎头铡专铡皇亲国戚,杨家将的银枪只扎番邦敌寇。可豫西平原的土戏班子偏要给千年老戏换新颜,把戏文里的奸臣换成了穿中山装的村主任,把贪官改成了克扣救济粮的村会计。台上一声俺们村的扶贫款,咋就变成主任家的小洋楼,台下立即炸开锅,有跺脚叫好的,有偷偷抹泪的,还有几个村会计猫着腰往人堆外溜。

**二、土话里的乾坤**

这些新派梆子戏最绝的,是把公文里的基层治理翻译成庄稼话。县里派来的驻村干部,在戏里变成了戴眼镜的愣头青;村民代表大会,被唱作老少爷们坐炕头。当包拯的经典唱段铡美案被改编成铡霸记,老戏迷们发现,黑脸包公穿越千年,正在土戏台上铡二十一世纪的村霸。

**三、戏台下的较量**

某年秋收,豫北某村唱《扶贫风波》,演到贪腐干部被法办时,台下突然蹿出几个黑影要砸戏台。没承想演村支书的角儿把髯口一摘,竟是县纪委的干部客串。这场戏中戏后来被老乡们编成新段子,在十里八乡传唱了整整一个冬天。自此,再没人敢拦着戏班子唱反贪戏。

如今再到中原农村,你会发现最热闹的不是村委大院,而是村口的老戏台。当梆子声混着电子琴的调门响起,台上贪官污吏现了原形,台下老百姓拍红了巴掌。这哪里是在唱戏,分明是给基层权力照X光。那些个还想作威作福的土皇帝可得小心了,保不齐哪天你的光辉事迹就被编成戏文,在十里八乡传唱开去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