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气满堂:这些戏曲唱段让欢乐翻倍!

喜气满堂:这些戏曲唱段让欢乐翻倍!

咚咚锵!一听到这锣鼓点儿,街坊四邻就知道谁家有喜事了。中国人办喜事讲究个热闹,这时候要是不来几段应景的戏曲,总觉得少了点味道。可这戏台上的名目多如繁星,到底哪些曲调能让喜庆劲儿直往人心里钻呢?

一、吉庆戏码里的门道

老祖宗留下的规矩里藏着大学问。办喜事讲究五福临门,这戏曲里就藏着对应的讲究。比如《龙凤呈祥》里刘备招亲那段,不单是讲姻缘美满,更暗合龙凤和鸣的祥瑞。北京城里老人们常说:婚宴没这段《四郎探母》的坐宫,就跟饺子没蘸醋似的。

江南水乡的戏班子里藏着更细腻的讲究。绍兴戏《五女拜寿》里那折寿堂,不光用在寿宴,逢年过节唱起来更显人丁兴旺。去年钱塘江边王家的嫁女宴,特意请来戏班唱了整本《珍珠塔》,就因着戏里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彩头。

二、南北喜乐大不同

北方的热闹像冬天里的一把火。豫剧《抬花轿》里那顶红轿子能把场子掀翻天,唢呐声里裹着中原人的直爽。去年郑州老李家娶媳妇,专门请来名角儿唱了段周凤莲坐轿,满堂宾客跟着轿夫的调子拍手跺脚,屋顶都快给掀翻了。

南方的喜庆则像三月的细雨。越剧《红楼梦》里金玉良缘选段,吴侬软语里透着江南的婉约。苏州园林里的堂会戏,一曲《盘夫索夫》的洞房唱段,能把新娘子羞得拿团扇遮脸,宾客们却听得眉眼带笑。

三、老戏新唱更出彩

年轻人的婚宴上,传统戏码玩出了新花样。去年上海那场汉服婚礼,新人把黄梅戏《夫妻观灯》改成了电子乐版。琵琶混着合成器,戏服配着全息投影,00后宾客们举着手机录像,直呼传统文化酷毙了。

戏班子老师傅们也没闲着。长安大戏院去年排的新编京剧《喜盈门》,把传统水袖功夫融进了街舞元素。那段迎亲舞看得老票友们直拍大腿:这身段,比我们年轻时还利索!

说到底,选喜庆戏曲就像挑红盖头,既要合规矩,更得合心意。下次您家办喜事,不妨先问问长辈们爱听哪出,再瞅瞅年轻人想玩什么新花样。保准那锣鼓点儿一响,满堂的欢笑声能把房梁上的灰都震下来。您说,这传承千年的热闹劲儿,是不是比什么流行曲都带劲儿?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