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节里那些让人挪不开眼的热闹戏

年节里那些让人挪不开眼的热闹戏

戏台子一搭,锣鼓点一响,十里八乡的乡亲准保撂下饭碗往场院里跑。要说最能烘托年节气氛的戏曲,还得数那些个从头到尾透着喜兴劲儿的传统剧目。

北方的戏台子上,大红蟒袍金线绣的武财神关羽最是扎眼。《龙凤呈祥》里刘备招亲那场,旦角甩着三丈长的水袖满台翻飞,把新娘子那份娇羞演得活灵活现。评剧《花为媒》里媒婆那张能说会道的巧嘴,逗得台下观众前仰后合,活脱脱把年画上的吉祥话搬到了戏台上。

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在年节里也格外婉转。越剧《五女拜寿》的团圆结局最合老人心意,台上五个如花似玉的姑娘齐齐跪拜,水袖翻飞间把孝道演成了流动的画卷。黄梅戏《天仙配》里七仙女下凡的唱段,婉转处似春风拂面,高亢时如爆竹炸响,听得人心里暖洋洋的。

要说热闹,还得看各地方剧种的压箱底绝活。川剧《滚灯》里丑角顶着油灯翻跟头,惊险处惹得满堂喝彩;豫剧《抬花轿》唢呐声一起,八个轿夫踩着鼓点扭出十八般花样;就连平日庄重的昆曲,年节里也要搬出《游园惊梦》,满台春色关不住,生生把寒冬唱成了三月天。

这些传承百年的老戏码,就像老祖母珍藏的雕花食盒,看似古旧,打开来却盛满了人间烟火。当戏台上唢呐与锣鼓齐鸣,台下白发翁媪打着拍子,稚童举着糖葫芦傻笑,这才是中国年该有的热闹模样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