炳哥八姑这对活宝,撑起粤剧半壁江山?
炳哥八姑这对活宝,撑起粤剧半壁江山?
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广州西关,永庆坊戏台前总是挤满街坊。当那声死八姑的沙哑唱腔破空而出,台下顿时笑作一团。这对欢喜冤家不是别人,正是粤剧史上最接地气的市井夫妻——炳哥与八姑。
这对经典形象源自粤剧泰斗文觉非的《拉郎配》。1950年代,文觉非在传统折子戏《乔老爷奇遇》基础上改编,创造出了这对街市佬式的草根夫妻。炳哥头戴破毡帽,趿拉着木屐,活脱脱一个广州街头收租公的模样;八姑身着碎花衫,叉腰骂街的气势,把西关师奶的泼辣演得入木三分。
在《拉郎配》经典唱段抢新郎中,八姑的三骂堪称神来之笔:你个死佬成日去赌钱,屋企米缸都生蜘蛛网!这段融入了粤语俚语的唱词,把市井夫妻的烟火气唱得活灵活现。文觉非故意把死佬二字拖长三拍,配合跺脚的肢体语言,让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。
这对活宝的影响力早已超越舞台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广州电视台推出《万花筒》系列短剧,直接沿用炳哥八姑的人物设定,创造了阿昌与阿婵这对荧幕CP。至今老广们仍用八姑咁巴闭形容泼辣女子,用炳哥咁盏鬼调侃诙谐大叔。
在粤剧博物馆的互动展厅,游客最热衷模仿的仍是炳哥的缩骨伞绝技。那把破油纸伞在他手里能变出十八般花样,时而当拐杖,时而作盾牌,最后竟成了求饶时的护身符。这种将生活道具融入表演的智慧,正是岭南戏曲独有的市井美学。
当新一代粤剧演员重新演绎《拉郎配》时,炳哥的毡帽换成了棒球帽,八姑的碎花衫变成了oversize卫衣。不变的是那口地道的西关腔,还有那份让街坊们会心一笑的烟火气。这对市井夫妻用笑声穿越七十年光阴,见证着粤剧在时代浪潮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