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新秀小菠萝:戏曲江湖里的百变精灵
梨园新秀小菠萝:戏曲江湖里的百变精灵
在熙熙攘攘的南京路大世界戏院后台,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姑娘正对着镜子画眉。鲜红的油彩在眼尾勾勒出凤翎般的弧度,金箔点缀的额子随着动作簌簌作响。这已经是她今天扮的第三个角色——从《游园惊梦》里含情脉脉的杜丽娘,到《杨门女将》中英姿飒爽的穆桂英,再到此刻《白蛇传》里妖而不媚的小青,23岁的小菠萝用惊人的可塑性在戏曲舞台上书写着当代传奇。
一、水袖翻飞间的千面人生
戏迷们至今记得去年端午节的特别公演。当《锁麟囊》的胡琴声响起,舞台上那个捧着绣球、眼含泪光的薛湘灵,与三天前《红娘》里俏皮伶俐的丫鬟判若两人。更绝的是压轴戏《钟馗嫁妹》,只见她反串武生,踩着三寸厚底靴连翻七个虎跳前扑,脸上的赤髯竟在腾挪间纹丝不动。
这丫头浑身都是戏!年逾古稀的老票友张大爷啧啧称奇。他说起去年在苏州见到的《牡丹亭》巡演,小菠萝饰演的杜丽娘游园时,水袖抛出的弧线竟似带着花香,连抖袖的幅度都暗合着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词韵。
二、戏班子里走出的非遗传承人
很少有人知道,这个被称作梨园小灵通的姑娘,本是浙南某民营戏班的班底演员。十二岁入行时,她每天四点起床吊嗓,在后台给老师傅们端茶递水时偷师学艺。戏班辗转乡间演出的那些年,她硬是攒下二十多个行当的看家本领。
学《思凡》那阵子,我在庙里住了半个月。说起往事,小菠萝眼睛发亮。为揣摩小尼姑的孤寂,她真去尼姑庵体验生活,跟着师傅们做早课、抄经书,连拿木鱼的姿势都练了上百遍。这份痴劲儿让她在省青年戏曲大赛中,凭借《天女散花》的绸带功一鸣惊人。
三、传统与创新的破壁者
去年中秋网络直播的《新贵妃醉酒》,小菠萝做了大胆尝试。电子乐与传统锣鼓的碰撞中,她改良的醉步既保留京剧程式,又融入现代舞的流动性。当唱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时,AR技术让满台牡丹次第绽放,弹幕瞬间刷屏:这才是文化破圈的正确姿势!
更令人称道的是她发起的戏曲快闪活动。在地铁站、商场中庭,她带着年轻演员们来段即兴表演:可能是昆曲《长生殿》选段配吉他伴奏,或是把黄梅戏《女驸马》改编成说唱。这种不设防的传承方式,让很多95后惊呼:原来戏曲可以这么潮!
如今的小菠萝依然保持着每天练功的习惯。清晨的练功房里,她时而青衣水袖低吟浅唱,时而刀马旦执枪鹞子翻身。窗外的梧桐树影婆娑,仿佛也在为这个执着追梦的姑娘打着节拍。当问及未来打算,她狡黠一笑:你猜下次我会变成哪个行当?这话倒叫人想起戏班老话:角儿都是千面佛,一身本事闯江湖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