菠萝的戏曲舞台:一个演员的多面人生

菠萝的戏曲舞台:一个演员的多面人生

在短视频平台拥有千万粉丝的菠萝(艺名),以幽默风趣的短剧表演闻名。鲜为人知的是,这位青年演员曾在传统戏曲舞台上浸润多年,横跨三个剧种的演出经历,为他如今的表演注入了独特的艺术基因。

一、越剧舞台上的青衣新秀

15岁考入嵊州越剧艺校的菠萝,主攻青衣行当。在《碧玉簪》中饰演李秀英时,他凌晨四点就对着练功房的镜子练习水袖功,纱质水袖甩动时会发出簌簌的声响,他反复调整手腕力道,直到甩出的水袖既如流水又似云霞。艺校老师至今记得他独创的三折袖技法:将两米长的水袖在腕间折出三道褶皱,甩出时犹如孔雀开屏。

在杭州大剧院出演《梁祝》中的祝英台时,菠萝别出心裁地在十八相送的经典唱段中加入现代舞元素。当唱到英台不是男儿汉时,他突然一个后空翻接云手亮相,这个突破传统的处理让台下观众先是错愕,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

二、昆曲世界里的刀马旦

2013年浙江昆剧团排演《牡丹亭》,菠萝反串刀马旦出演杜丽娘。为表现游园惊梦中的迷离感,他揣摩明代仕女画三个月,设计出独特的碎步拖云步法:以脚跟为轴,脚尖外展45度小步挪移,配合水裙的摆动,仿佛踏云而行。这种步法后来被戏迷称为菠萝步。

在武戏《挡马》中,他饰演的杨八姐需要连续完成十二个旋子转体。为达到最佳效果,菠萝在腰间绑沙袋训练两个月,最终在正式演出时创造了单场转体15次的记录。谢幕时汗透重衫的他,被老艺术家称赞有李少春先生当年的狠劲。

三、黄梅戏中的创新探索

转战黄梅戏领域后,菠萝在《女驸马》中塑造了全新的冯素珍形象。他将传统七字句唱词改编成rap式念白,在为救李郎离家园经典唱段中加入beatbox节奏。这种颠覆性的改编起初引发争议,但年轻观众在剧场自发打起的手机灯光,如同繁星照亮了传统戏曲的革新之路。

疫情期间,菠萝组建云端戏班,用手机拍摄黄梅戏教学短视频。他将《天仙配》的夫妻双双把家还改编成防疫宣传曲,手持健康码的七仙女与董永隔空对唱,这种接地气的创作让传统戏曲在短视频平台获得百万点击量。

从越剧青衣到昆曲刀马旦,从黄梅戏小生到短视频达人,菠萝的戏曲之路印证着传统艺术的强大生命力。当他在直播间即兴表演川剧变脸时,老戏迷惊喜地发现,那些藏在衣袖间的传统技法,正以全新的姿态与时代对话。这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,恰似他总爱说的那句戏词:旧时堂前燕,飞入百姓屏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