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美戏曲新星|小鑫:一方戏台唱尽人生百味
【博美戏曲新星|小鑫:一方戏台唱尽人生百味】
午后三点的阳光斜斜洒在博美县文化馆的戏台上,台下几张竹椅上的茶盏还冒着热气,台上的少年人甩着水袖,唱腔清亮得能穿透院墙外的梧桐树。这便是26岁的博美戏曲演员小鑫最寻常的练功日常,却总让路过的街坊忍不住驻足——这孩子把戏文里的魂儿都唱活了。
一、从梧桐树下到水袖翩跹
小鑫与戏曲的缘分始于文化馆后巷的梧桐树。十二岁那年帮母亲收晾晒的戏服时,被老馆长撞见他对着墙根比划《白蛇传》的身段。腰要像柳枝,眼要含秋水,老人随手点拨的八个字,让这个在戏箱堆里长大的孩子突然开了窍。母亲是县剧团的服装师,父亲早逝的家境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份早熟,却在戏服流转的针脚里找到了安身之所。
二、破茧成蝶的旦角新声
2019年省青年戏曲大赛上,小鑫反串《牡丹亭》杜丽娘震惊四座。不同于传统旦角的柔媚,他独创的脆腔将少女怀春的羞涩演绎得如山泉击石。戏迷们发现,他总在妆匣里放着本翻旧的《宋词选》,照花前后镜的古典意境被他化成了眼波流转的刹那。去年编排的新戏《瓷魂》中,他更将青花烧制工艺融入水袖动作,让百年老戏有了现代脉搏。
三、戏台之外的非遗守护者
褪去油彩的小鑫总骑着辆老式凤凰牌自行车穿梭在青石板巷。每周三下午雷打不动地去城南小学教孩子们耍花枪,书包里除了教案还装着修复好的老戏本。上次在祠堂阁楼找到半本光绪年的《博美腔谱》,修复时发现缺页,我跟着老琴师哼了三天才把调子续上。说这话时,他正小心擦拭着母亲传给他的点翠头面,阳光穿过蓝羽在墙面投下粼粼波光。
戏迷手机里流传最广的那张照片:晨雾中的少年立在斑驳戏台,左手执扇半遮面,右手水袖垂落如月华倾泻。衣袂翻飞处,仿佛能听见穿越百年的檀板轻敲。小鑫常说:我们不是演古人,是替那些尘封的故事再活一次。这话落在文化馆新刷的朱漆匾额上,和着远处隐约传来的吊嗓声,惊飞了檐下一群白鸽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