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娃娃唱大戏:这门老手艺藏着多少童趣?

布娃娃唱大戏:这门老手艺藏着多少童趣?

暮色四合,巷子深处飘来咿咿呀呀的戏腔。寻声而去,却见八仙桌上支着个红绸幔帐的小戏台,几个身着绫罗的布娃娃正随着三弦声甩水袖。台下坐着的孩子们屏息凝神,连手里捏着的糖葫芦都忘了舔——这就是流传千年的布袋戏,一门让布娃娃开口唱戏的绝活。

福建漳州的老艺人常说:十指能演千人戏,一口可道万古情。这话不假。只见老艺人的左手钻进布偶的素缎身子,拇指勾着木雕的脑袋,食指操控左臂,中指把着右臂。一套三指功耍起来,那布偶书生竟能提笔写诗,小姐可以纨扇遮面,武将挥舞丈八蛇矛虎虎生风。更绝的是,老艺人喉间还能同时变换男女老少七八种声调,硬生生把《白蛇传》唱成了一人剧团。

这手艺可不止在闽南流传。陕西华县的线腔戏用丝线牵动木偶,河北吴桥的扁担戏能把整个戏台扛在肩头,湖南的杖头木偶足有半人高。最有趣的当属四川的被单戏,艺人用蓝印花布当幕布,趁着夜色在农家床前就能演《三打白骨精》。老辈人说,早年间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,扁担两头各挂个戏箱,随时随地就能给孩子们变出个神话世界。

在闽南侨乡,布袋戏班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每逢开台必演《雷万春打虎》。这出武打戏讲究人偶合一,艺人要单手操控布偶在戏台梁柱间翻腾跳跃,另一只手还得敲锣打鼓。最精彩处,布偶雷万春一个鹞子翻身,竟能凭空接住艺人抛起的鼓槌,惹得满堂喝彩。这般绝活,没二十年功夫可练不出来。

如今在泉州古城的茶馆里,还能见到鹤发童颜的老艺人表演双人操偶。两个布偶在方寸戏台上对打,要打出少林拳的刚劲,又要带出戏曲的身段。老艺人的手指翻飞如蝶,布偶的衣袂随之飘摇,恍惚间竟分不清是人在舞偶,还是偶在渡人。这大概就是老话说的三尺生绡做戏台,全凭十指逞诙谐,布娃娃唱的哪里是戏,分明是千年匠心的玲珑巧思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