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神爷的戏单里,藏着人间烟火气

财神爷的戏单里,藏着人间烟火气

除夕夜,福州三坊七巷的戏台灯火通明。当《财神到》的唱腔穿透红彤彤的灯笼时,围观的老人忽然神秘一笑:听这锣鼓点,财神爷的座驾该到南门了。这句戏言道出了民间最朴素的信仰——那个掌管人间财富的神明,也在烟火气中寻着丝竹声而来。

一、江南雅韵里的黄金声

苏州拙政园的戏台上,昆曲《财源福辏》的唱词婉转如流水。旦角指尖的元宝道具在月光下泛着金光,唱到金玉满堂春常在时,屋檐下的铜铃无风自动。老辈人说,这是文财神范蠡在打拍子——这位弃官经商的智者,最爱听昆曲里藏着的生意经。

绍兴古戏台的梁柱间,越剧《金玉缘》正在上演。小生扮相的财神轻摇金算盘,与花旦对唱的算盘珠子叮当响,金银元宝滚进门,让台下商户们会心一笑。江南丝绸商至今保留着开市前请戏班唱财神戏的习俗,丝竹声中仿佛能听见银元碰撞的脆响。

二、北国锣鼓震开聚宝盆

京城广和楼的戏台突然锣鼓大作,京剧《赵公明收黑虎》开演了。武财神赵公明的黑虎旗扫过台前,武生一个鹞子翻身,台下爆出满堂彩。老北京商号开业必演此戏,都说那震天的锣鼓能吓退穷神,三通鼓罢,柜台里的铜钱都要多出三成。

晋中乔家大院的梆子戏唱到《刘海戏金蟾》时,管事的总要往戏台撒五谷。高亢的山西梆子带着黄土味,把撒金豆,种福田的唱词送上青云。商路汉子们听着戏文豪饮,都说这梆子腔像驼铃,能把财运从塞外一路摇进中原。

三、戏里戏外的财富密码

闽南梨园戏《招财进宝》开演前,旦角总会往台下抛洒金箔纸。当日进千金的拖腔响起时,观众争相用衣襟接金箔,说是接住就能得财神青眼。这戏台上的金箔虽假,接住的却是真真切切的盼头。

川剧《黄金窖》里的变脸绝活最是精彩,财神面具由金变红时,后台师傅准会敲响三声云板。成都茶馆的老茶客深谙此道,这三声板眼分明在说:勤勉、诚信、仁义,才是叩开财富大门的真正口诀。

正月里走过天南地北的庙会,那些喧闹的戏台都在讲述同一个秘密:财神爷哪有什么特别的喜好,他爱的不过是人间这份热气腾腾的盼头。当锣鼓点混着爆竹声炸响,戏文里的金银元宝便化作千家万户窗棂上的剪纸,在春风里轻轻摇晃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