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州戏迷说:这届角儿不一般!刷屏的网红里藏着多少真功夫?

【沧州戏迷说:这届角儿不一般!刷屏的网红里藏着多少真功夫?】

沧州地界儿上走一遭,没听过两嗓子河北梆子,那可算白来!在解放桥头遛弯的张大爷叼着烟斗,说起家乡戏眼里直放光。可谁曾想,这传承六百年的老戏种,如今竟在年轻人的手机里活出了新花样。

要说最出圈的网红老生,当属把抖音当戏台的刘世鹏。这位沧县梆子剧团的老演员,去年一段《辕门斩子》的即兴清唱,愣是把手机支架震得直晃悠。评论区炸了锅:这高腔把我家猫吓得窜上空调!老爷子丹田里藏了低音炮吧?更绝的是,刘师傅开通直播后,把戏台子直接搬进自家小院,边唱边讲解髯口功、甩发技,愣是把三万网友教成了云徒弟。

在运河区文化馆的排练厅,90后姑娘王芳正对着手机跳戏曲手势舞。水袖翻飞间,她将传统兰花指改编成流行舞姿,配着电子国风BGM,愣是把《宝莲灯》选段跳成了百万点赞爆款。都说我们这代人不懂戏,可您看这'云谢幕'的玫瑰特效,不比当年戏园子的满堂彩差吧?说话间,她手机又弹出新订单——外地票友正排队定制她的戏曲手办。

要说最让老戏迷服气的,还得是沧州梆子第一女须生李玉梅。这位梅花奖得主不声不响入驻快手,专挑凌晨开播教《大登殿》。粉丝们发现,她竟把李胜素的新派唱法揉进传统调门,直播间里既有白髯老翁打拍子,也有00后跟着学戏腔rap。有次连麦遇到专业黑粉挑刺,李老师不急不恼,当场来了一段倒背戏文,惊得对方秒变铁粉。

沧州博物馆的戏曲展厅里,AR技术正重现着当年九腔十八调的盛况。而展厅外的现实世界中,这群把戏服穿进直播间、让老唱段混搭电音的新派角儿们,正用流量为传统艺术续写着新传奇。正如文旅局长在最新座谈会上说的:谁说传统文化打不过网红?咱沧州的戏,唱的是百年风骨,玩的是时代新腔!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