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:一袭水袖舞青衣百年程韵绽芳华
曾黎:一袭水袖舞青衣百年程韵绽芳华
提起曾黎,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《新聊斋志异》里妖冶凄美的梅三娘,或是《在远方》中叱咤商场的霍梅。但鲜少人知,这位中戏96级明星班的班花,在成为影视演员之前,曾在湖北省戏曲学校潜心学习京剧青衣七年。当现代影视遇见传统戏曲,这位行走的青衣教科书用独特的方式,在光影世界里续写着梨园传奇。
一、梅香自苦寒来:七年坐科磨一剑
11岁考入戏曲学校的曾黎,在练功房里度过了最青涩的年华。每天清晨五点,当同龄人还在酣睡时,她已绑着三寸宽板带,踩着三寸厚底鞋,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走圆场。青衣的步态讲究行不动裙,为了练就这份端庄,她曾连续三个月绑着沙袋练台步,直到膝盖肿得无法弯曲。
程派青衣的唱腔以幽咽婉转著称,这对音域是极大考验。曾黎至今记得,为了找准《锁麟囊》中春秋亭那段西皮流水,她跟着录音机反复模唱,把磁带都磨出了雪花噪点。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,让她在1995年全省戏曲学员大赛中,凭借《贵妃醉酒》斩获金奖。
二、云手翻作千面影:影视幕后的戏曲密码
在《大唐荣耀》中,沈珍珠抚琴时兰花指的自然起落;《老男孩》里律师萧薇端茶时手腕的微妙翻转;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,都暗藏着她深厚的戏曲功底。特别是在《在远方》中,霍梅谈判时突然扬眉冷笑的特写镜头,正是化用了《打神告庙》中敫桂英怒视海神爷的眼神技巧。
程砚秋大师声、情、美、永的艺术理念,深深影响着她的表演。拍摄《陪你看星星》哭戏时,她摒弃了夸张的抽泣,转而用青衣气若游丝的呼吸控制法,让泪水在眼眶打转却不落下,这种含蓄的悲怆比嚎啕大哭更具感染力。
三、水袖轻扬传薪火:传统艺术的现代突围
在流量至上的娱乐时代,曾黎始终保持着戏曲人的清醒。她婉拒了多个综艺邀约,却欣然参加《最美中国戏》的录制。节目中,她素面朝天示范咬手绢绝活:将一方真丝手帕甩向高空,仅凭齿尖咬住飘落的绢角,这个源自《天女散花》的童子功,让年轻观众惊叹不已。
去年重阳节,她在抖音发起寻找00后戏迷活动,用《武家坡》的经典念白为引,带领网友解构京剧韵白与普通话的声调密码。这种学术追星的新颖形式,让程派《春闺梦》选段意外登顶B站音乐区榜首。
从汉剧青衣到影视演员,曾黎用二十年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。当被问及为何执着于传播戏曲时,她轻抚腕间母亲送的鎏银点翠护甲:戏曲就像DNA,早已融在血液里。每个转身亮相,都是对师父们的交代。或许这正是传统艺术最美的传承——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,而是流动在当代人生命里的活水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