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舜晞:在古装剧与戏曲之间架桥的年轻面孔

曾舜晞:在古装剧与戏曲之间架桥的年轻面孔

在《说英雄谁是英雄》的拍摄现场,曾舜晞手持三节棍反复练习武打动作,突然转身向武术指导请教:这个招式是不是借鉴了京剧武生的身法?这个细节,恰如他在演艺道路上与戏曲艺术若即若离的缘分。

一、古装剧里的戏曲基因

在《终极笔记》中饰演吴邪时,曾舜晞特意研究过传统戏曲的亮相技巧。当镜头扫过幽暗墓室,他手持火折子回眸的瞬间,眼神里既有现代探险者的锐利,又带着戏曲人物特有的定格美感。这种表演层次的叠加,让观众在弹幕里刷起有老戏骨的韵味。

拍摄《雁归西窗月》期间,他主动要求造型师在发冠造型中加入戏曲元素。最终呈现的斜飞入鬓的眉形,配合改良版束发,既有宋代文人的儒雅,又不失舞台人物的英气。这种造型后来被多家汉服商家复刻,成为当年国风圈的爆款。

二、跨界舞台的戏曲初体验

2021年北京卫视元宵晚会,曾舜晞与京剧演员共演《武家坡》选段。为这段五分钟的表演,他提前三个月拜师学艺。从西皮二六的咬字到老生台步的虚实,每天清晨六点准时出现在排练厅。正式演出时甩髯口的力度恰到好处,连专业评委都感叹不像临时抱佛脚。

在《国风美少年》节目中,他将《牡丹亭》念白融入流行歌曲。柳梦梅的则为你如花美眷与现代R\u0026B旋律碰撞,这种大胆改编引发两极讨论,却意外带动视频网站戏曲频道点击量暴涨300%。

三、文化传承的新式注解

2023年河南卫视《清明奇妙游》,曾舜晞化身戏曲文物修复师。镜头里他手持毛笔补全戏服纹样的特写,实则是向非遗传承人学了三天的真功夫。节目播出后,苏州剧装戏具厂接到大量年轻订单,传统纹样突然变成Z世代的时尚符号。

他在社交平台发起的寻找失传身段挑战,吸引95后戏迷用AI技术复原老胶片里的绝技。这场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对话,让陕西某濒危剧种意外获得百万众筹,得以重建剧团。

这个27岁的演员从未标榜自己是戏曲传承者,却在商业与艺术的夹缝中,为传统技艺找到新的生存空间。就像他在某次采访中说的:好的表演从来不分古今,重要的是让今天的观众看见美的来处。或许这正是新生代演员最珍贵的文化自觉——不做刻意的卫道士,而是成为润物无声的摆渡人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