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楼名字戏曲叫什么好听?老茶客教你藏戏入名
茶楼名字戏曲叫什么好听?老茶客教你藏戏入名
清晨的茶馆里,铜壶嘴飘出缕缕白烟,台前胡琴咿呀,一曲《锁麟囊》正唱到春秋亭外风雨暴。这样的场景里,若茶楼挂个星巴克的招牌,怕是连茶汤都要凉了三分。给茶楼起名,得在方寸间藏住百年梨园的风韵,又要让过客一见倾心。且看老茶客们如何把戏台上的乾坤,化作檐下三寸金字的妙趣。
【台上行当作招牌】
老北京前门有家丑末寅初,取自鼓曲名段,暗合茶楼寅时开门的传统。进门左手立着生旦净丑四扇屏风,跑堂的腰间别着茶博士腰牌。天津劝业场后巷的三花脸茶社更绝,门头悬着红白黑三色脸谱灯笼,茶单上铜锤青衣刀马旦分别是普洱、茉莉和铁观音。这般巧思,倒比直白叫戏曲茶馆多了三分意趣。
【剧目典故藏玄机】
江南水乡有家游园惊梦,取自汤显祖《牡丹亭》。推门见八仙桌上摆着昆曲工尺谱改的茶单,皂罗袍是明前龙井,步步娇乃九曲红梅。茶博士端来盖碗,碗底竟印着杜丽娘题诗:赏心乐事谁家院。成都宽窄巷子的秋江茶铺更妙,门口竹帘题着潘必正赶船,内堂悬着陈妙常画像,茶客点单追舟,便是一壶碧潭飘雪配三样船点。
【行腔板眼化茶韵】
苏州评弹茶楼珍珠塔深谙此道,包厢以马调俞调蒋调命名,茶点唤作三弦脆果琵琶酥。广东佛山的南音阁更有意思,把粤剧梆黄二板化作茶名:梆子红是英德红茶,二黄香乃凤凰单丛。最绝是杭州水磨调茶苑,六间茶室分别叫赠板抽眼宕三眼,茶艺师斟茶手势暗合曲牌节拍,老茶客闭眼听声,便知到了第几道茶汤。
【梨园行话添妙趣】
京城八大胡同旧址有家出将入相,门联写着西皮流水煮春秋,二黄慢板沏日月。茶单上叫小番是茉莉香片,四击头配四色茶点。上海城隍庙旁的锣鼓经茶楼,把开茶仪式编成一套急急风:茶博士铜壶高举为亮相,注水时撕边手法,收势恰似冷锤收尾。这般讲究,倒比那些附庸风雅的戏韵茶楼生动十分。
起茶楼名如写折子戏,贵在戏在骨不在皮。某年深秋在绍兴偶遇且停亭茶肆,取自李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,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。虽无一字提戏,然门廊挂着的越剧戏服,案头《笠翁对韵》与紫砂壶相映成趣,方知掌柜深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真味。这般名字,才是茶与戏的神髓所在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