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常德人的戏瘾藏在哪儿?这份听戏指南请收好》
《常德人的戏瘾藏在哪儿?这份听戏指南请收好》
常德丝弦一开嗓,沅江水都要慢三分。清晨的滨湖公园里,几位票友的闲聊道出了这座城的戏曲魂。若您想寻地道的戏曲味儿,不妨跟着老常德的步子走。
**第一站:老西门茶馆听活化石**
穿过武陵阁斑驳的牌坊,循着三弦声拐进人民路的老茶馆。花5块钱点杯君山银针,八仙桌边一坐,就能看到荆河戏老艺人甩着水袖登场。这里的《醉打山门》不带扩音器,老生一嗓子能震得盖碗茶泛起涟漪。每周三、六下午两点,78岁的谭师傅准点开戏,记得带把蒲扇——不是赶蚊子,是学老戏迷打拍子用。
**第二站:常德汉剧院看角儿**
建设路的市汉剧院总藏着惊喜。去年重排的《祭头巾》连演30场,散场时还有戏迷蹲后台要签名。每月第一个周末的惠民专场最热闹,20块钱能坐到第三排。悄悄告诉您:侧门小卖部的老板娘是退休青衣,买包槟榔还能听段即兴表演。
**第三站:河街戏台遇野生班子**
夜幕下的常德河街别有洞天。仿古戏台每周五晚亮起红灯笼,本地的草台班子在这里斗戏。花鼓戏、地花鼓轮番上阵,卖糖画的张老头兴起时还会客串丑角。最妙的是观众席不设座,站着听戏的间隙,买碗擂茶配穿眼粑粑,市井气混着戏味儿才够劲。
**行家贴士:**
1.文化馆小剧场每月15日有票友擂台,能听到改良版汉剧《思凡》
2.春夏季桃花源景区有露天实景戏,山水做幕布别有意境
3.老戏迷常备薄荷糖,遇到好唱段会往台上抛——这叫打彩
走在常德街头,某扇朱漆门里飘出的胡琴声,可能就是隐藏的民间戏窝子。这座把戏文刻进青石板的老城,总在不经意处给你来段西皮流水。您且慢慢逛,好戏在后头呢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