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味常州|这些藏着烟火气的角落,藏着最地道的戏曲声
**寻味常州|这些藏着烟火气的角落,藏着最地道的戏曲声**
提起常州,不少人想到的是恐龙园的热闹、天宁寺的香火,或是那一碗热乎的银丝面。可若想感受这座城市骨子里的文化韵味,还得钻进巷子深处、老茶馆里,听一段吴侬软语唱出的戏曲。今天就带大家挖一挖常州城里那些“戏味十足”的好去处。
---
**青果巷老茶馆:一壶茶配一段百年锡剧**
青果巷的青石板路走到底,藏着几家不起眼的老茶馆。门头虽小,推门进去却是另一番天地:八仙桌、长条凳,老茶客们捧着茶壶眯眼摇头,台上的演员水袖一甩,地道的锡剧《珍珠塔》选段便开了场。
这里的演出不搞“高大上”,反而透着市井气。演员多是本地老戏骨,唱到兴起时会走下台和观众互动。最妙的是消费亲民,30元一壶茶能坐一下午,每周三、六下午两点准时开锣。外地朋友若想快速融入常州,这儿比景区更“对味”。
---
**红梅公园露天戏台:银杏树下听戏的常州日常**
红梅公园东南角的“和畅戏台”,是老常州人私藏的宝藏地。春有玉兰秋有桂,戏台四周总飘着花香。每天清晨天刚亮,就有戏迷带着保温杯来“抢座”,台上的票友自发组织的“草台班子”唱念做打毫不含糊。
特别推荐周末的上午场,常有民间剧团演出《双推磨》《玉蜻蜓》等经典剧目。老阿姨们边听戏边织毛衣,爷叔跟着调子打节拍,树梢麻雀叽喳伴奏——这样的场景,可比剧院里的正襟危坐鲜活多了。
---
**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:当昆曲遇见明清老宅**
想要来点雅致的?前后北岸的明清建筑群里藏着惊喜。保合堂茶社每月会举办“园林昆曲雅集”,笛声一起,雕花窗棂外的竹影随风轻摇,恍如穿越回百年前的书香世家。表演者多是常州本地昆曲社的票友,虽非专业出身,但那份浸在骨子里的雅致,反倒更契合水磨腔的婉转。
建议提前电话预约,演出后还能在茶艺师指导下体验“戏曲主题茶席”,用紫砂壶泡着阳羡雪芽,听老师傅讲常州戏曲与江南茶事的千年缘分。
---
**乡镇戏楼:藏着最野的民间戏魂**
若是遇上庙会节气,一定要往周边乡镇跑。焦溪古镇的百年戏楼三月廿八庙会时,能连演三天大戏;雪堰镇的城隍庙戏台,每逢丰收季必有“谢神戏”,草根戏班在斑驳的戏台上唱得酣畅淋漓。这些乡野舞台没有灯光音响,但台下老婆婆抹着眼泪叫好的劲儿,比什么掌声都动人。
建议出发前刷刷本地论坛“中吴网”,常有戏迷实时分享哪个村要唱大戏。挤在长条凳上啃着芝麻糖看戏的经历,保准成为你朋友圈最特别的旅行记忆。
---
**TIPS:**
1.锡剧多用常州方言,提前搜两段经典唱词(如《拔兰花》),现场更能品出味道
2.乡镇演出多集中在农历节日,可关注“常州非遗”公众号获取动态
3.遇到老戏迷搭讪别慌,他们兜里的陈皮糖可能比戏还甜
下次来常州,别只顾着打卡网红店。钻进这些带着包浆的老地方,让耳边的咿呀戏腔,带你听见江南最绵长的呼吸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