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味江南韵:常州戏曲地图里的烟火与风雅
寻味江南韵:常州戏曲地图里的烟火与风雅
常州人常说曲中烟火,戏里人生,这座千年古城里,戏曲从未褪色。穿行在青砖黛瓦间,总能在某个转角遇见悠扬的唱腔。无需刻意寻访,只要跟着这份指南,您就能触摸到常州最地道的戏曲脉动。
一、雕梁画栋里的梨园雅韵
常州大剧院的新编昆曲《牡丹亭》正在上演,现代声光电技术让传统折子戏焕发新意。不同于这里的当代演绎,位于延陵西路的凤凰谷大剧院更偏爱原汁原味的呈现——每周三的惠民戏曲专场,锡剧、越剧轮番登场,20元的惠民票价让票友们直呼过瘾。
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常州文化馆,藏着座百年历史的小梨园。每个双休日下午两点,这里准时响起锡胡琴的悠扬旋律。常州市锡剧团的老艺术家们常在此驻演,《珍珠塔》《双推磨》等经典剧目让观众席的老茶客们跟着哼唱,手指在膝盖上打着节拍。
二、市井巷陌间的戏味人生
红梅公园的听松亭每到春深时节,就成了票友们的天然剧场。晨练的老人带着便携音响,水袖轻扬间,惊起枝头早莺。围观的游人往往被这份率真打动,不知不觉驻足半日。更有趣的是文亨桥畔的露天戏台,每逢节气交替,民间剧团便支起布景,三五个乐师,七八位演员,就能让整条街巷浸在戏韵里。
穿过篦箕巷的麻石板路,民国风的德泰恒戏茶厅正飘出袅袅茶香。这里的下午茶套餐含一壶碧螺春配四色茶点,听着台上吴侬软语的评弹说唱,看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流淌。老茶客们说,要听地道的常州滩簧,还得去西瀛里的百年茶馆,那里的八仙桌都包着岁月的浆。
三、岁时节令中的戏韵流转
每年谷雨时节,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的古戏台必然锣鼓喧天。常州锡剧节的开幕大戏总选在这里,演员们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板戏台,身后是明代楠木厅的砖雕门楼,时空在此奇妙重叠。中秋夜的东坡公园又是另番景致,水岸戏台映着满月,游船上的观众枕着运河水声听曲,别有一番风味。
想要深度体验,不妨关注常州戏曲传承中心微信公众号。他们定期组织的戏曲工坊既能学画脸谱,还能跟着非遗传承人练身段。若是赶巧碰上农历三月廿八的常州戏曲日,全城二十余处场所同时开锣,从专业剧场到社区广场,处处可遇知音。
这座城市的戏曲魂,藏在剧院包厢的丝绒座椅里,凝在茶馆盖碗蒸腾的热气中,落在街坊邻居随性的哼唱间。当暮色染红天宁寺塔尖时,或许某个巷口又会飘来熟悉的曲牌,那是千年文脉在当下最鲜活的注脚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